“双一流”背景下提升医学学术博士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考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2-11 11:40:1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结合学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出提升医学学术博
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方法分析医学部2017年学术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结果;利用问卷星开展博士毕业生问
卷调查。结果 医学学术博士学位论文各项指标中创新成果评价最低,仅有34.9%评审专家认为达到优秀;创新成果和科研
能力方面,八年制博士明显优于五年制和三年制博士;毕业生认为导师的引导和教育是提升其科研兴趣的首要因素。结论
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建议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提高导师学术活力,确保研究生科研训练水
平;提供国际交流平台,拓宽研究生科研学术视野。
【关键词】双一流; 医学学术博士; 科研创新
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
的历史性跨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重大战略决
策。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环节,作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也是引领“双一
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1]。医学学术博士旨在培养能够跟踪学术前沿,对所研究领域有
创造性的新成果或见解,具备深入探索科学问题
与学术创新精神的医学领军人才[2]。高质量的医
学学术博士研究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加速建设创新
型国家,而且有利于拉动整个医疗体系的教育质
量。因此,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全国医学院校关注的热点,尤其如何加强其科研能
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体
现,本研究基于2017年医学学术博士学位论文匿名
评审结果,结合学校近年来推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反思切实加强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科研
创新能力的措施。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届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学科专业的医学学术博
士毕业生364名,利用问卷星进行毕业生调查,回收
有效问卷338份,问卷有效率为92.9%。其中199
名参加学位论文匿名评审。
1.2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非参数检验。
毕业生问卷中排序题的选项平均综合得分
是由问卷星系统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
情况自动计算得出,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
况,得分越高表示排名综合排序越靠前。计算方
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频数×权值)/本
题填写人次。
2结果
2.1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总体结果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医学
学术博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将其学位论文送2~3份
给校外相关学科专家匿名评审。2017届毕业生中,
199名医学学术博士学位论文参加答辩前匿名评
审,返回评审意见407份。其中21份评阅结果出现
异议(异议是指除“同意组织答辩”之外的其他结
论),出现异议的比例为5.1%。由表1可见,评审
专家对学位论文创新成果方面的评价最低,仅有
34.9%的评审专家给予优秀,明显低于其他各项,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丫2=82.653,Pd0.001)。
2.2不同学制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结果
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目前主要有
三年制、五年制、八年制。由表2可见,评审专家
对不同学制的博生学位论文的各项评价不尽相
同。其中在创新成果、科研能力方面,八年制优
于五年制,五年制优于三年制,且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Y2=13.223,P一0.040;y2=13.007,P
=0.043)。
2.3 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科研兴趣影响因素分析
科研兴趣的建立对提高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的
科研能力至关重要。参与调查的毕业生认为影响其
科研兴趣的前3位因素分别为导师的引导和教育、
社会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需求、实验室的科研环境
和科研条件(图1)。
3讨论
3.1 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
革试点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实
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还不
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缺乏持续
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们的短板[3]。本研究结
果显示仅有49.6%的博士毕业生认为自身科研基
础牢固;评审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成果评价
最低,这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的实证分析结果一致[4嵋]。袁本涛等对中国研究生
教育3次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的博士学位论文
多数仍然处于模仿先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的水平上,博士学位论文在原创性方面差距最大,其中以农
学和医学的学位论文表现最为明显‘川。2017年教
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临
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学科均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8。。相
比“双一流”新形势下对医学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需
求,目前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急需
加强。
3.2搭建科研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实验室条件、科研支撑平
台、科研氛围等对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毕业生调查显示,实验室条件也是影响研究生科研
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医学学术博士研究生培
养目标,北京大学医学部一方面聚焦学校各方资源,
搭建屠呦呦创新研究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
等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撑平台,为研究生培养营
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同时设立临床医学+X、转化医
学、学科群等特色项目,充分利用理、工、医等不同学
科的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科研思维,强化
研究生科研训练。
3.3注重系统化、贯通式的科研训练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从根本上讲,需要对研究
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营造鼓励拔尖创
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7]。本研究结果显示八年制
博士生科研能力明显优于五年制、三年制,充分体现
了优质生源及贯通式培养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
要性;在与导师沟通中也发现,八年制、五年制博士
生对一项课题研究的延续性明显好于三年制,三年
制博士生研究课题一般承接已毕业学生尚未完成的
课题工作,无法得到连续性、系统化的科研训练。建
议深化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推行申请一
考核制,增强导师在招生中的自主权,重点考核研究
生学术能力和科研潜力;选拔优秀高中生或本科生
提前进入课题项目组,适度提高直博生以及本、硕、博连读学生的比例,以弹性学制打通硕士、博士研究
生培养,保证学生的贯通式、一体化培养过程。
3.4激发导师队伍的学术活力
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培养
体制机制、学术氛围、价值导向、导师队伍和教育教
学等,在这些因素中,导师队伍是一个根本性的因
素[9]。导师的科研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培
养质量,此次毕业生调研也发现影响研究生科研兴
趣的首要因素是导师的引导和教育。为激发教师队
伍的学术活力,近几年学校在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的
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政策激励青年科研人才,包括推
进人事制度改革,赋予科研教师足够的学术权力,激
励他们投身于人才培养中;调整导师遴选条件,强调
科研能力,降低职称要求,支持有学术活力的青年教
师;融贯基础临床医学,建立跨学科导师制,充分发
挥优势人才的群体效应,培育学术大师[1们;搭建青
年教师科技创新发展平台,包括设立青年发展基金、
青年科技奖、定期举办科研沙龙与创新论坛,以项目
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调动青年教师的研究热情和
创新潜力,发挥青年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
3.5提供国际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多项具体活动的发
展趋势,旨在提供一种融人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
育体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1¨。毕
业生认为能够有效提升其科研兴趣的首要途径为参
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要敢于“走出去”、“请进来”,与
世界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科研合
作,进一步拓宽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出国提升、开拓视
野的渠道,大力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多种形式合
作,积极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拓展学生长
短期境外交流项目、学者交流项目和奖学金项目,为
师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10
年起以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为工作内容,建立和发
展了“一对多”的共建共管共享新型国际合作平台,
其中包括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共建的转化医学与临
床研究联合研究所,实现高精尖人才培养的互利共
赢。
4小结
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需要
以拔尖创新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激发新
的发展动力。医学研究生教育应以国家健康战略和
医药卫生人才发展规划为指引,立足培养复合型、交
叉型、创新型的医学领军人才,深入推进博士研究生
教育综合改革。
上一篇: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论文指导模式
下一篇:财务共享建设中应收业务规划研究 ——以S集团财务共享建设初期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