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来自浙江省某重点高校大四学生的调查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2-08 14:10:39
摘要: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饱受诟病,存废之争不断上演。在批判与争议背后,唯独缺失了学
生的声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探讨了学生自身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认知。调查发现:大部
分学生认可毕业论文写作的存在价值,且从论文写作中获益;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不存在差异,
但升学学生比就业学生有更高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知”;学生在理念与行动上存在偏差,本科毕业
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一要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二要
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大四学生;价值;体验;收获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包括毕业设计)作为本科
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
握情况的检验,又是对学生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的
训练。由于高校扩招、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各种因素,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饱受诟病,以至于要不要取消
本科毕业论文的论争经常见诸报端。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论争反映的多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高等教
育管理者的声音,本科毕业论文的创作者们反而成
了“沉默的大多数”。
学生声音的缺失,显然不利于我们全面理解本
科毕业论文的教育价值及其存在问题。鉴于此,我
们着手调查了浙江省某重点高校刚刚完成毕业论文
的大四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此
时的学生对创作毕业论文的“心路历程”会有更深
刻的理解和记忆。本次调查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学生心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到底有多重
要?他们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完成毕业论文?(2)在
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有何感受与体验?
(3)在完成毕业论文后,学生有何收获?(4)不同
学科(文科、理科与工科)、不同出路(升学与就业)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认知有何差异?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参考日本学者儿玉惠美编制的问卷。…该
问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出发,主要研究的是:
(1)学生、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认知和自尊情感的关
系;(2)学生本人在写毕业论文时有何情感体验;
(3)写论文遇到困难时学生如何处理;(4)通过写
毕业论文学生有何收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由
于本研究探讨的是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情况,
因此删除了原问卷中与教师相关的问题,以及一些
在中国语境下不适用的问题项,同时结合中国的实
际情况,改编和增加了一小部分问题项。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经过修正删去了贡献率不
显著的题目,最终确定了24个问题项,并把问卷命
名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表”。本问卷
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情况调查;
第二、三和四部分分别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
值认知、自我体验认知、收获认知。除了“你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这个问题项采用单选
题来作答外,本问卷的其他题项均采用5点量表,
依次为:①表示“完全不赞同”;②表示“不太赞
同”;③表示“一般赞同”;④表示“比较赞同”;
⑤表示“完全赞同”。
此外,为了使论文的分析与讨论更加透彻,本
文还运用了非结构型访谈法,对一小部分大学生作
了额外的访谈。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使用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问卷
信度为0.935。问卷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
KMO值为0.939>0.6,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
统计量为7445.027,P=0.000小于0.05,如表1,说
明变量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调查对象及其情况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浙江省某重点高校即将毕业
的大四学生,调查时问为2018年5月15日至30
日。考虑到需要比较升学与就业学生、不同学科专
业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认知差异,本研究采用了分
层抽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00份,
有效问卷3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在有效
378个调查对象中,男生为153人(40.5%),女生
225人(59.5%);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学生为123人
(32.5%),就业的为240人(67.5%),暂时没有
考虑好的为15人(4%);此外,将该校17个专业
分为3个大类:文科类147人占38.9%,理科类
119人占31.5%,工科类112人占29.6%。
二、调查结果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认知
就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存在价值,我们设置了
两个维度。一是学生理念层面上的认知,涉及到3
个问题项:(1)我认为毕业论文对我很重要(M=
3.96,df=1.141);(2)我认为毕业论文是获取学
士学位的必要条件(M=3.90,df=1.031); (3)
我认为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人很幸福(M
=3.37,df=1.462)。具体到百分比,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学生(即持“完全赞同”和“比较赞
同”的观点)倾向于认为“毕业论文对我很重要”,
66.5%的学生倾向于认为“毕业论文是获取学士学
位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理念层面上认
可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具有讽刺意
味的是,近一半的学生(49.7%)的学生羡慕那些
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人。
二是学生的实际行动。在这个维度上,我们调
查了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问——它能极大地考察
出学生对论文的实际投入程度,间接反映出学生对
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知。如表3,本次调查发现:
半个月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共83人,占22%;一个
月内完成的共98人,占25.9%;两个月内完成的共
56人,占14.8%;用时为两个月及以上的共141
人,占37.3%。换言之,将近一半(47.9%)的学
生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这一定程度
上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实际重视程度
不够,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问较少。
(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体验认知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体验情况调查中,我们分
成了两个维度。一是积极体验维度,调查结果表明
(见表4):平均分值最高的问题项是“写毕业论文
对我来说是一次特殊的体验(M=4.11,df=
1.052)”;最低分值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达到了
预期的目标”(M=3.70,1.043)。从中可见,大部
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一次“特殊的体验”
“成长的机会”;但相对而言,学生对于“毕业论文
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份作品”
的正面感受性就没有前者那么强烈。
二是压力感受维度,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
平均分值最高的问题项是“我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
感到压力很大(M=3.95,df=1.462)”;平均分值
最低的是“我再也不想写毕业论文了(M=3.09,
df=1.317)”。从中可见,大部分学生在写毕业论文
时有压力感,甚至会感到“力不从心”“痛苦”,但
“再也不想写论文”的念头并不十分强烈。
(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认知
对写作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收获认知的调查显
示(见表6):平均得分最高的问题项是“通过写毕
业论,我发现老师的指导很重要”(M=4.29,df=
.886);得分最低的是“通过写毕业论文,我发现
把研究结果在论文中表达出来很困难(M=3.77,
df=0.996)”。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作为一种学术训
练,大部分学生从中都有所收获。不过从平均分值
来看,学生的收获更多的体现在“老师的指导很重
要”“时问观念很重要”“研究计划的制定很重要”
等非学术方面上,而理应有更多收获的领域,如专
业知识的积累、文献搜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等,却没有更高的均值。
(四)升学与就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差异
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对自己的人生有“升学”
“就业”“其他”三种选择,因为选择“其他”选项
的人只有15人,故暂时把其排除。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1)升学和就业学生在毕业论文价值
认知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升学和就业学
生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积极体验维度上存在显著性
差异,而在压力感受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升学和就业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收获认知维
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见表7)。
(五)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差异
通过将不同专业学生(文科、理科与工科)分
别在价值认知、自我体验认知和收获认知维度进行
差异性检验,分析发现: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
在这些维度上,P值均大于0.05,即文科、理科和工科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与结论
(一)大部分学生认可毕业论文的价值,且从
论文写作中获益
从这次调查来看,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羡慕
那些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毕业的人,但大部分学生
在理念层面上还是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
为它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访谈中,
不少学生谈到,不能因为论文质量下降就取消本科
毕业论文,那无疑是因噎废食,甚至有学生把毕业
论文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例如,学生A说道:
“我认为写毕业论文是必要的,感觉是一种事关毕业
的仪式,是对自己四年本科学习的一个总结和交
代。”学生B说道:“本科学习大部分主要靠个人的
自觉支撑。不少学生平时上课睡觉、下课玩游戏,
如果连毕业论文这点仪式感都消失的话,整个大学
四年就等于放水了。”
此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本科毕业论
文过程中,在知识、情感和技能上都有不少收获,
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言“本科论文写作没有太大意
义”“纯粹浪费时问”“学不到任何东西”。_2 o毕竟,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涉及一些智力与非
智力的因素。就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
的过程就是通过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过程;就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在写作论
文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沟通、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的过程。在访谈到论文写作有何收获时,学生C指
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文献搜索能力、统计软件的使用,还是人际沟通与处理能力,都有
所提高。”学生D指出:“我的毕业论文可能缺乏创
新思想,但通过写作过程中的广泛阅读和数据查找,
我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马上就要读研究
生了,我感觉做好了准备。”学生E指出:“毕业论
文写作虽然是个形式,但从语言组织到结构安排,
都透露出个人的能力、态度和花费的心血。论文的
创作与修改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此次锻炼让我的
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不同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不存在
差异,但升学学生比就业学生有更高层次的“积极
体验”和“收获认知”
此次调查表明,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
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文科、理科学生,还是工科
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知、自我体验感知和收获感
知,都不存在差异。这说明毕业论文作为检测学生
的一道“难关”,无论是哪门学科,都具有内在的
一致性和同等的“信效度”。例如,在我们的访谈
中,许多学生普遍谈到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压力
和焦虑。学生F(文科生)说道:“指导教师要求我
们的选题要新颖,材料要丰富,不要人云亦云,更
不要抄袭剽窃。为了找到一个好的选题,防止观点
与他人‘撞车’,我真是绞尽脑汁、搜肠挂肚。”学
生G(理科生)说道:“我导师要求特别严格。为
了写好毕业论文,我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忙活,有时
还要熬夜整理数据,黑眼圈都出来了。我以前还以
为糊弄一下就可以过去了。”这等于打破了人们头脑
中对某些学科毕业论文易写的偏见。如:不少文科
生认为理科的毕业论文容易写,只需要收集有效的
实验数据,就能写出一篇论文来,不像文科毕业论
文,创新太难,稍有不慎,就与他人观点雷同,或
者有抄袭剽窃的嫌疑;同样,不少理科生认为,文
科毕业论文很容易写,不用做实验,不用收集数据,
只需凭着脑子天马行空即可,而理科毕业论文的写
作则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哪一个环节出错,就前
功尽弃。[3]
至于为何升学的学生比就业的学生在写作毕业
论文的过程中,有更高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
获认知”,目前国内尚无学者涉及这一议题。在此,
我们做出如下一个推断:二者的心理预期不尽一致。
升学读研的学生大多抱着“准研究生”的身份从事
论文写作,一般对自身有更高的期望:他们不仅希
望自己的毕业论文得到认可,而且愿意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作将来研究生生涯的一次前期准备,或者
学术训练的一个人门。因此,他们有强烈的写作动
机,更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而有更强的体验和
更多的收获。相反,一部分直接就业的学生,可能
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来看待毕业论文的写作,认为
它与工作联系不紧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就业学
生的写作动机极有可能弱化,不愿意投入足够的精
力,进而导致较低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
知”。我们访谈的对象H(已落实工作)就说道:
“我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一个用人单位问我毕业论
文写什么。我的理解是,毕业论文的实际用处不大,
至少在用人单位看来。”
(三)学生在理念与行动上存在偏差,本科毕
业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
本次调查主要探讨大四学生自身对毕业论文的
认知,虽然不直接涉及论文质量问题,但从中还是
能窥出不少端倪:
(1)理念与实践的矛盾。根据本次调查,学生
在理念层面十分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在
实践层面上,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付出。其中,近一
半的学生(49.7%)羡慕那些不用写毕业论文就能
毕业的人;将近一半的学生(47.9%)花在毕业论
文上的时间不足一个月。研究作为一项时间与脑力
密集性工作,没有强烈的写作动机和充分的时间保
障,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障。在写作毕业论文的
“积极体验”维度中,问题项“毕业论文的完成,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M=3.70,df=1.043)得分
最低,或许就能说明问题。为何难以投入足够的时
间,除了部分成功“保研”的同学外,我们访谈的
对象大多谈到时间冲突的原因:论文提交时间与求
职季撞期。学生I说道:“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是找工
作的黄金时间,各单位都在招人,许多岗位还要准
备考试,忙得不可开交,哪有一门心思写论文啊。”
(2)收获认知的偏差。如前所述,毕业论文写
作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考察学生
本科阶段学习所达到的专业水平。通过这一环节,
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
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
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
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初步训练。M1当然,通过毕业
论文写作,学生的品格养成(例如毅力)、时间观
念、人际沟通等相关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但
显然这些收获应该是第二位的、附带的。然而,本次调查的发现却颠覆了我们一贯的认识。这一定程
度上说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这一环节,并没有最
大程度上达成它原先设定的目标。反过来说,即: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这也印证了上一节
的分析。实际上,国内许多研究表明,本科毕业论
文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包括选题不合理怕J、论文缺
乏创新性、论文格式不规范。6J、论文设计不合理、
数据分析不完善。7 J,等等。
四、建议
(一)不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反而应提升其
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过去十多年来,学界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在
本科生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中,本
科毕业论文质量惨不忍睹,纯属形式没有内容,已
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该予以取消。更何况本科
毕业论文背后还存在各种学术不端问题,如抄袭剽
窃、论文买卖等。有学者甚至搬出《中华人民共和
国学位条件》,指出该条例并没有规定本科生一定要
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毕业时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
高校可以自主裁量。也有学者指出,在发达国家,
本科生毕业通常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只要修满规
定学分即可毕业。
此次调查表明,尽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
题,但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都能从中受益,绝
非像某些学者所言“纯属形式没有内容”。结合近
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
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
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上。∽1我们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对本科生大学四
年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应用程度、
思维能力的训练程度的一次集中检验,更应作为
“增负”的手段之一。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是给本科生“增负”,可以在心理上给学生以带来
较大挑战,改善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上课玩手机、
睡觉的状态,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不断增
进其质量
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争论的背后,反映的是本科
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结合本次调查,这里提出以
下几点改进策略:
第一,改变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时
间。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末开题,在临时毕业前夕的一个月答辩。学生集中写作
的时问多半集中在三月、四月份。然而,这段时问
恰恰是实习、找工作的高峰期,时间难免冲突。这
里我们建议,提前论文开题的时问,以尽量腾出足
够的写作时间。如果改革力度足够大的话,可以把
毕业论文设计这一环节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第二,强化导师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指导作用。
在现阶段,大学教师普遍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压力,
有些甚至已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于本科生毕业
论文的指导,难免会出现敷衍了事的心态。然而,
在本次调查“收获体验”部分,平均分最高的为
“通过写毕业论文,我发现老师的指导很重要(M=
4.29,df=0.886)”。这表明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因
为自身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的不足,在论文写作过
程中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强化导师
的作用,既要健全导师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又要
完善导师激励机制。
第三,完善论文写作的相关课程。鉴于本次调
查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收获最多的是诸如
时间管理、人际沟通等能力,而非学术研究能力提
升。我们建议:学校应增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内
容包括论文选题、资料搜索、研究方法运用、问题
分析、学术观点阐述等。此外,可以学习国外高校
的经验,把专业课程论文的写作作为考核学生的重
要一块内容,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以
改变不愿写和不会写毕业论文的状况。
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压力疏解。本次调查
显示,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普遍承受着
较大的心理压力。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相
当的难度,对大部分学生够成了挑战。为此,一方
面,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指导教
师,应主动询问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度,了解学生论文写作时的情绪变化;另一方面,针对压力、情绪
波动过大的学生,学校应给予适当的疏导,并通过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提升其情绪控制和情
绪利用的能力,力促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上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培养
下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创新模式研究成果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