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创新刍议 ——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20-01-10 20:54:50
摘 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
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有一定的 “脱节” 现象, 教学方式也显得略为 “陈旧”, 为了更好地明确
历史学科教育目标, 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构建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新模式, 改进历史学
科教学方式,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从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
容、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入手, 培养了学生重视历史现场、 重视文献收集方法等能力,
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高校历史学专业; 教育目标; 教学方式; 改革
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原为安徽省重点建设
学科、 安徽省特色专业, 经过多年建设, 已经形成
了一支学缘、 学历、 职称、 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学
科队伍, 呈现出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专门
史、 历史文献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面发展的可
喜局面, 在安徽省内具有很高的声誉, 在国内具有
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 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
省部级研究项目, 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并且能够将研究成
果适时地应用于教学和社会实践, 显示了较高的学
术水平和服务社会的意义。
一、 历史学硕士点概述
历史学硕士点自 1990 年组建以来, 历经 20 年
建设, 教学、 科研水平在省内享有优势地位, 于
2010 年获批世界史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近 5
年来, 本学科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 省
部级科研项目 10 项, 获得纵向科研经费 60 余万
元, 出版学术专著 8 部, 在 《 史学理论研究》 《 史
学史研究》 《 史学月刊》 《 史林》 《 世界哲学》 等专
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获批省级教学
团队 1 个,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1 项, 获教育部科研
奖励 1 项。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中国史学位授权点依托的历史学专业, 在学科下有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 “中国
古代史”, 以及文科实验中心所属的古典文献数字
化实验室。 研究队伍结构合理, 一半以上获博士学
位, 经过多年建设, 形成了稳定的研究特色: 第
一,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方面, 特别重视中西史
学结合、 中西史学比较、 交流和传播的研究, 对马
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路径以及美国新史学派的研究
具有创新性。 第二,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
对国内史学大家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
究; 系统研究正史编纂、 流传等问题, 探索史志目
录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 服务地方社会
文化建设; 建成了两个在国内很有影响的学术平台
——— 《 古籍研究》 与 《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第三,
社会史与农业史研究方面, 对宋代饮食文化、 明代
宴饮礼俗、 明清社会救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对华
北地区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节日进行系统考察, 深
入研究中共对农村社会进行改造和重构的努力及效
果; 通过对商业组织与交通工具嬗变问题的梳理,
分析近代城市社会变迁的轨迹与趋势; 对农业生产
技术的发展, 农业科学理论, 区域农业经济, 安徽
各时期农业经济发展, 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 创新培养目标
研究生历史学习主要是 “如何构建过去与现在
的交流互动、 历史文本与史料的取舍、 历史的真实
性与艺术的虚构性等一系列问题。”[1]12 其目标是使
我校历史学专业达到省内一流学科专业水平, 适应
安徽省内的经济、 科技、 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历史学
人才的需求, 积极改革, 提高历史学专业的发展活
力, 提升专业自身内在增长力; 培育专业特色与优
势; 推进培养模式、 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与教学资
源建设、 教学方式改革与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教
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 促进人才培养水平
的整体提高, 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在职业发展及学
术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历史学更新教育
教学管理理念,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严格
的教学管理制度。 深化教学研究, 更新教学观念,
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 具体而言, 包
括以下三点: ①形成评价机制, 行使教学领域的决
策、 咨询与督导职权。 ②改革研究生年度教学考核
的方式与方法。 ③制定毕业论文管理方案, 切实保
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为实现以上三点目标, 拟采取的措施有: 以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理论及
史学史为中心, 组建 4 个核心课程群, 突破单一课
程路径, 发挥集群与团队优势, 实现整体提升; 在
导师队伍上, 形成了以核心课程群为依托组建教学
团队, 吸纳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帮助青年教师在团
队中逐步成长; 历史专业教学方面力争获得国家
级、 安徽省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并且在网络教
学、 课程及课时设置以及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成为省
内中国史教学领域的领潮者, 培养的学生在全省史
学新秀论文大赛中获奖数量与获奖等级均居各高校
前列。
在教学上应该采取的步骤和措施: 改革研究生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
系。 根据新的教育形势, 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
角度出发, 将历史学课程实行分时段及分专题教
学, 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 还包括课
堂讨论、 小型研讨会、 实地教学、 实践性活动及网
络教学;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历史学课程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教室里开设实践
课, 二是在历史现场开设训练课。
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 建
设热爱研究生教学、 改革意识强、 结构合理、 教学
质量高的优秀导师教学团队。 “研教双优型” 人才
培养模式是在对历史教育现状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机制, 大文科理念和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成该模式的哲学基础[2] 。 着力
于教学导师团队内涵及质量提升, 教学团队建设将
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整合专业的教学团队, 二是依
托核心课程群组建 4 个规模适中的教学团队; 以教
授或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为负责人, 吸纳研究生
同学积极参与, 探索研究生实践教学, 推进研究生
人才培养的创新, 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历史研究资料丰富多彩: “历史影片、 战场、 遗址、
文物、 雕塑、 建筑、 图画、 图像等等均是影视史学
的研究对象。”[1]1 1 比如近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掀起
了一股口述史旋风就是史学实践教学的一个绝好的
注脚, 口述史学与传统史学大众化方兴未艾, 这为
我校历史学科建设找到了突破口。 “口述历史最鲜
明的特点是它是走向民众的历史。 过去史学一般都
是精英史学, 口述史则注重普通百姓特别是偏下层
人民对历史事件的阐述, 这种阐述是更直接的。”[3]
所以, 组织学生进入历史现场阅读历史文献, 加强
身临其境的历史感, 帮助学生读懂不去现场很难读
懂的历史文献,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史籍的能力;
设立专门学时, 研读中国历史经典史籍, 以史源学
方法和文本阐释的方法, 训练学生阅读古籍的基本
功。
三、 加强中国史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瞄准学术研究发展前沿, 借鉴学术界最新研究
成果,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此来进行课程与
教学资源建设。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完善教学
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以中国
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
史为中心, 组建四个核心课程群, 突破单一课程建
设的路径, 发挥集群与团队优势, 在突出核心课程
的基础上, 实现整体提升。
通过改革和建设, 研制历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健全历史学硕士生教学质量报
告发布机制, 在全校发挥推广和示范作用。 史学理
论与史学史研究: 在继续关注中国史学的同时, 特
别重视中西史学结合、 中西史学比较、 交流和传播
的研究, 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路径以及美国新
史学派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研
究: 对国内史学大家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
研究; 系统研究正史编纂、 流传等问题, 探索史志
目录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 重视对安徽
地方文献的整理研究, 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建设; 继
续建设国内很有影响的学术平台——— 《 古籍研究》
与 《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在中国史方面: 继续专注于史学史研究领域、 研究 《 史记》 的学术理念和
史学价值、 近现代史学理论的转型、 20 世纪后半
期的中国史学、 近代诸子学的转型与发展、 皖北史
学家以及方苞的历史文献等问题应该取得突破; 在
世界史方面: 继续致力于美国新史学、 历史学的学
术理念、 新中国西方史学研究史等问题的探讨。 我
校历史学优势: 在中西史学比较、 交流和传播等方
面的研究成果突出, 特别是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
义史学中国化路径以及美国新史学派、 法国年鉴学
派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
当然, 我校历史学的短板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
淮北师范大学召开的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审会” 上, 各位专家现场反馈
评估意见, 一致认为, 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
科硕士授权点优势突出,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科研
能力较强, 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 培养质量高。 但
学科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 融合皖北地方经济社会
文化发展须进一步深化。 另外, 毕业论文选题不够
学术化, 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不容忽视的是在我校
研究生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
现象也比较突出, 这使得增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自
律性显得非常迫切, 关系到我校研究生培养声誉和
质量, “研究生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人群和未来的
知识分子, 是真理的化身、 社会良知的代言人, 理
应在学生时代就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4]92 , 实行
学术道德不端一票否决, “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
系统性, 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目的性和规范性。” 探
索培育良好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 培养对学
术道德所应具有的敬畏意识, 树立起 “以抄袭为
耻, 以创新为荣” 的理念[4]9 1 。
同时导师 “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自觉地把思想政
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
行和诲人不倦的师教影响和教育研究生, 引导其全
面健康发展。”[5] “目前, 在大多数高校, 毕业论文
仍然是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 毕业论文指
导也仍然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6] 学术道德缺乏
自律主要表现在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抄袭方面,
“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 但是硕士生
道德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7]
历史类研究生动手能力差, 历史学作为偏重于
纯理论的专业, 发展专业硕士应该是今后努力方
向。 这就需要 “教师注意把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与
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真去
研究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也接受教师通过教
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8] 一般来说, “应用型人
才是指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所从事的专
业生产和专业实践相结合, 并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
效益的技术或专业人才”[9] 如何进行 “应用型人才
的培 养”, 除 取 得 学 校 政 策 支 持, 导 师 更 要 分 析
“备课→教学→反思” 等环节, 思考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几个关键要素: “个体特质、 导师共同体、 同
伴互助、 外部环境和课程研发教学等五类。”[10] 真
正地做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
教科书中现成的 “历史过程” 和 “历史结论” 转变
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历史过程”, 自主体验 “历
史结论”。 这就需要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
专业知识结构,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社会
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立足于历史专业的现
状, 结合师资队伍和生源特点, 进行科学的设计和
论证, 使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 课时分布、
学分分布等方面不断得到优化, 并且我校历史学专
业还需加强省内外、 国内外之间的交流; 重视学术
平台建设, 促使 《 古籍研究》 能获得国内外学界高
度认可; 加强历代正史的文献学研究, 深入探索史
志目录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 系统研究
正史编纂、 流传等问题, 考察 “春秋笔法” 在史书
编纂中的运用和影响。 所以, 结合历史学院人才培
养特点, 要继续推行以下各项工作: 1. 制订研究
生毕业论文写作及管理规范。 2. 组建核心课程群,
建设共享课程资源。 3. 以核心课程群为依托组建
导师队伍, 营造研究生的学术氛围。 4. 实施历史
学 “微学者” 计划, 并将 《 相山史苑》 作为研究生
“微学者” 计划的坚实平台。 5. 改善历史学研究生
的实践性教学环境: 广泛与共建单位开展合作, 利
用共建单位的条件开展实地教学及实习; 改善网络
平台使教学的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延伸, 充分运用
网络教学平台、 BBS、 即时通讯工具等手段, 加速
学术信息的传播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
通过网络获取教师授课的相关资料 (图片、 文献、
多媒体资料等), 进行在线讨论, 了解最新的学术
前沿信息, 运用各种电子数据库和电子书籍, 提升
了教学与交流的效率。 6. 促进历史学研究生学生
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准备购买和收集
公开出版的 《 四库全书》 系列、 《 四部丛刊》 等电
子出版物、 《 明清档案》 《 道藏》 等大型历史资料和
各种类型的古代史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 包括文
集、 笔记、 档案等, 购置国内外重要期刊等文献;
收集、 复制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影音资料。
四、 “慕课” 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慕课” 对于创新历史教学模式、 深化研究生
教学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校硕士生课
堂, 教师基本上还是采用 “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
讨论很少, 学术争鸣鲜见,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全部
都由教师来主导, 研究生的课题还是和本科生课题
一样, 还是 “满堂灌”。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
只是被动地去接收历史知识, 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甚微, 这种历史教学模式不符合研究生培养要
求。 而 “慕课” 引进到研究生课堂应用后, 导师的
地位与职能发生变化, 他们不再机械地传授历史知
识, 更多的是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 在课堂上给
予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其提升历史思维与思
辨能力。 这暗合了新课改的精神, 对于深化历史教
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慕课” 是研究生 “支架式” 教学改革创新的
需要。 支架式教学模式中, 研究生不是接受知识,
而是在导师引导下 “发现” 知识, 使研究生课堂由
导师的 “教堂” 变为学生的 “学堂”, 真正地做到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动手
能力、 交往能力、 创造能力, 使每个研究生都能主
动参与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的重构的教学过程。 研
究生课堂明确 “以学生为中心”, 只有从 “以学生
为中心” 出发, 才能促使学生的 “学” 是在不断
地、 积极 地 建 构 着 自 身 的 研 究 过 程, 而 教 师 的
“教” 才能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 不断建造新
的研究能力。
结 语
以上的这些改革措施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所以, 如何提高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历史课程教学效
果, 探索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施的操作模式, 促进导师的教学方式和研究生的学
习方式明显转变, 切切实实地促使研究生的人文素
养和综合素质有很大改善, 促进研究生科研水平的
较大提高, 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自我指称与身份建构
下一篇:基于JavaEE+Easy UI学生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安顺学院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