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之置换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与思考 ——以教学名师观摩课程为例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1-21 17:04:39
[摘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是安阳师范学院 2015 版人才培养方
案的重大举措。 为了有效实施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在分类培养的基础教育师资课程模块中设计了师范院校内
部必修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教师职业道德、学科教学法、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语言艺术等课
程,同时也设计了师范生在实习学校担任实习教师时所实施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过程中必须修习的置换课程,
包括教师礼仪练习、书写技能实践、说课技能训练、教师基本功实践、教学名师观摩、地方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等,旨在通过
时空置换、指导方式的置换和学习方式的置换,充实和助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有效地在实习教师的实习职场
中涵养教师素质,促进实习教师的职业道德成长和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置换课程;教学名师观摩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是安阳师
范学院 2015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大改革举
措。 置换课程是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这一一体化
创新性设计中所创设的“基础教育人才课程模
块”的内容类型之一。 设计置换课程主要目的在
于,通过对师范类专业大四一年的教育实习与毕
业论文一体化设计中的时空置换、指导方式置换
和学习方式置换,在实习学校(幼儿园),既同时
进行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又同时进行偏
重于实践课程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师德和高超
教学技能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主要
包括:教师礼仪练习、书写技能实践、说课技能训
练、教师基本功实践、教学名师观摩、地方基础教
育调查研究等课程。 这些置换课程是师范类专业
学生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过程中必须从中选修的课程,在教育实习期间完成。 安阳师范
学院实行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在同类院
校中属于先行先试,其过程中的置换课程教学大
纲如何设计未见先例。 因此,很有必要思考探究
之。
一、 置换课程与一体化设计的关联缘起
何谓置换课程? 何谓一体化设计? 本文所关
涉的置换课程与一体化设计之间有着怎样的缘起
和关联? 这是思考的基点,首先审视二者的关联
缘起。
《安阳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2015 版) 的指导性意见》,以“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战略定
位,秉持以人为本、助生成长的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导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着
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
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
个性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类培养四类人
才———基础教育师资、行业企业人才、学术后备人
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上以培
养“爱教之心、懂教之理、会教之能、善教之艺的
扎根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 为目标,实施卓越培
养计划,创办“彰德名师培育坊”,实施卓越教师
人才培养计划;压缩学分学时,以“新” “精” “实”
为原则,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分学时,突出学生主
体地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满足学生成长成
才需要;构建分段分类培养新体系,实行“121”学
程分段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主要进行通识教
育,第二、第三学年主要进行专业教育,第四学年
主要进行集中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不仅
实践教学的学分及其比例在人文社科中占到
24% 、理工科占到 32% ,实践教学内容也增加到
了 10 个环节———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课
程实践、学年论文、课程设计、项目课程、专业实
训、专业(教育)见习、专业(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金工(木工)实习,而且创新性地设置了
实践教学年。 在师范类专业,为了切实强化教育
职场的实习教师的道德成长和切实提高师范生的
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师范生的师德与师能共进,安
阳师范学院 2015 版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校—校(园)深度联合,在第四学年一体化设
置了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毕业论文(设
计)不少于 10 周,各专业校外实习不少于 12 周,
实习期间可完成 1 - 2 门置换课程。 本文中的一
体化设计与置换课程缘起于此,即置换课程是一
体化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素,一体化实施顺畅有
效必须借由置换课程的设计与落实。
二、一体化设计与置换课程之关联实质
一体化设计需要置换课程,置换课程助推一
体化设计。 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这里的“一体化”设计对师范类专业而言,专
指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 但在更大的
范围内,安阳师范学院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
体化设计包括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因此,
也表述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毕业实
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是以高校和中小学、企事业
单位等合作伙伴关系为依托,通过双方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在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毕业生
在真实、复杂、丰富的实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反
思问题中开展行动研究,紧贴实际,真题真做,以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作品、调查报告、案例分
析等多种形式,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深度融合,
促进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精神培养” [1]
的一种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设计形式。 对师范
类专业而言,就是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即师范类专业的大四学生在中小幼实习基地校
(园)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同时
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调研和撰写,教育实习与毕
业论文在同一个时空进行,同样的指导教师。 教
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的“一体”,主要是指时
空一体、指导教师一体与指导过程一体。 一是时
空一体。 论文选题是在教育实习的实践过程中对
所遭遇到的真实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聚焦、斟酌、酝
酿和选定,然后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以进行调研
和访谈;二是导师一体。 即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
共同为实习生安排、配备指导教师,且共同指导实
习生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三是指导过程一体。
即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实习生的教育实
习与毕业论文,负责指导实习生在师范院校实习
前的教育实习准备与毕业论文选题,同时还要指
导实习生在实习基地学校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
文。 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生在实习
基地的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不仅成为安
阳师范学院 2015 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亮点和特色,
也作为安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
措,在《中国教育报》 上以《问题导向培养“接地
气”优秀教师》 [2]为题进行了报道。 但是,这里也
存在着问题和风险点,即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
一体化一个学年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 如
何扎扎实实地有效推进? 如何避免“放羊式” 教
育实习? 如何达成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
计的初衷和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德师知
师能”共进的目的? 置换课程的有效设计和实施
是一个重要抓手。
置换课程究竟指的是什么? 置换什么? 或以
谁置换谁? 哪些可以作为置换课程? 置,即搁、
放、安放、搁开、购置、布置、设立。 1972 年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将置换解释为“一种元素把某
种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置换出来。” [3] 《现代汉语
词典(修订本)》除上述解释外,还增添了一项关于“置换”的解释,即“替换:通用件是可以互相替
换的。” [4] 《辞海(缩印本)》将“置换”解释为:“数
学名词。 n 个不同元素一个排列变成另一个排列
称为‘置换’。” [5] 百度百科将置换这样解释:“意
为替换或指一种元素把某种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
替换出来。 应用于化学、商业、数学。” [6] 简言之,
置换就是一个替换另一个。 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
文一体化设计中的置换课程之“置换”,主要意思
是时空置换,指导方式置换和学习方式置换。 首
先是时空置换。 即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一个学年的过程中,仅仅满足于进行教育实习与
毕业论文还不够,在教育实习这个实习基地现场
还必须具体设置几门服务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课
程,包括师德养成、师知扎实和师能锻炼的教师职
业必须修习的课程,以培养中小幼教师的良好师
德、扎实师知和过硬师能,涵养教师气质。 这样才
能有效地“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
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
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7]
正像有学者所说:“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要在教
育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地反躬自问、不断地总
结、不断地调整去实现。 实践和反思是教师道德
修养实现的关键。” [8] 其次是指导方式置换。 校
内校外结合,主辅制转换。 师范生在师范院校主
要由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指导,作为实习教师在
实习学校实习后置换为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与实
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双方共同协作指导;再次是学
习方式置换。 师范生在师范院校的学习主要以课
堂教学为主,在实习学校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
具体学习方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
统一,主要以实操为主。
基于此,所谓置换课程,旨在配合教育实习与
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所设置的与基础教育实践和
教师专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师礼仪练习、书写技
能实践、说课技能训练、教师基本功实践、教学名
师观摩、地方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等教育实践类课
程。 置换课程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涵养师范生的教
育情怀,强化师范生的教育知识,培养师范生的教
学技能,同时,也使得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设计真正落在实处,避免实施过程中的虚浮、形式
化和学生无所事事而导致的指导真空现象。 可
见,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过程中的置换课
程主要是在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合作指导下,校外与校内、线上与线
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师范生在实习学校的时
空中,选修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置换课程 2 门
以上,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联合指导,由师范院校
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所给予的成绩评
定进行最后考查评定,给出成绩,完成规定学分,
达到预期目的一种课程实施方式。 然而,既然作
为课程设置,就必须有其相应的教学大纲以作为
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三、置换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个案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相关联。 课程标准是
“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
性文件。” [9]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个
部分。 说明部分主要概述课程的目的、性质、任务
和选择具体内容的依据等,本文部分主要列出教
学内容的章节标题、内容要点及授课时数和学分
安排,以及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参考书目和
现代教学技术指导意见等。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之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前称为
学科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改称教学
大纲,后随着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也
改为课程标准。” [10] ,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
化过程中,设计置换课程并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
与制订,从理论依据来说,主要依据的是泰勒原
理。 美国阿尔夫?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
理》一书中提出了“泰勒原理”:“1. 学校应该达到
哪些教育目标? 2.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
些目标? 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 我 们 怎 样 才 能 确 定 这 些 目 标 正 在 得 到 实
现?” [11]简单说,泰勒原理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
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学习结果。 据
此,置换课程教学大纲需要从课程性质、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课程实践和教学评价几
个方面进行设计;从实践取向理念上说,《教师教
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作为重要的教师
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
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
展。 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
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
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
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
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
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12]也就是说,师
范院校的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实习场域的真实情境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职场的真实场域
中,促进教师道德成长,锻炼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逐渐形成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从这个角度上
看,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一个学年的时
空中,设计教师教育类的置换课程十分必要。
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来看,这里的置换课
程既要设计毕业五年后的一般课程目标,又要设
计毕业时必须达到的课程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
标准要求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时覆盖的要求,包
括“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
个方面要达到合格、一流标准,从而监测、规范和
引领师范类专业的发展,进而建设一流的教师教
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指标所关涉的“师德规
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
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或“师德规范、教育
情怀、知识整合、学习设计、技术融合、班级指导、综合育人、自主学习、国际视野、反思研究、交流合
作”,如何落地达现? 仅靠师范院校内的课堂教
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依凭大实践教学体系。
在安阳师范学院 2015 版人才培养方案所创设的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计实施过程中,需
要面向基础教育类的置换课程助推师范类专业认
证目标的落实。 亦即从性质上讲,以基础教育师
资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
标准为依据的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合格性认定
和卓越性认定,为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设
计过程中的置换课程的实施催生了需求。
依据以上分析,以“教学名师观摩” 课程为
例,其教学大纲设计为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叙写、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课程实践与教学评价等几个
部分。 具体如下: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教学名师观摩课程是安阳师范学院 2015 版
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专业教育平台上、个性拓
展模块中的基础教育人才类的一门置换课程。 该
课程依据实践取向理念,基于前期所学的教师教
育理论知识,在教育实习场域中,通过师范学院和
实习学校双方指导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的现场指导,对教学名师的职业道德、备
课、上课、班级管理、师生互动、名师工作坊建设、
科研教研等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进行观
摩学习和实践。 主要以“校内校外” “理论实践”
“线上线下”“名师带徒”等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学
名师德、听名师课、跟名师管、参名师坊、读名师
书,写名师得等方面。 通过全面向名师学习,体悟名师的高尚师德境界,感受名师备课、上课、作业
设计、班级管理艺术,学习名师的教学技能和做人
处事的态度方法,达到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综合素
质和综合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
1. 学名师德。 了解教学名师的成长和发展历
程,向名师学习敬业爱生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师德。
2. 听名师课。 向名师学习教学技能,提升教
学能力。 包括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生沟通
能力、学习评价能力、板书能力、组织教学能力以
及教学研究能力等。 可以通过线上进行,也可通
过现场听名师课进行。
3. 跟名师管,向名师学习班级管理、与学生家
长沟通以及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4. 参名师坊。 参与名师工作坊,跟随名师的
工作坊活动向名师学习教学研究和团队管理能
力。
5. 读名师书。 通过阅读教学名师的随笔、文
集、教学案例等,向名师学习。
6. 写名师得,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名师心
得,树立争做名师的理想。
(三)课程要求
1. 学名师德。 通过接触名师,观察名师,名师
带徒等形式,主动学习名师的优秀师德品质。 跟
随名师,了解名师的成长历程,领会名师的成长轨
迹及突出的师德故事,领会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从
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
高尚的师德。
教学重点:学习名师高尚的师德。 了解名师,
研究名师,具有向名师学习的愿望,坚定地向名师
学习。
教学难点:发现名师的高尚师德,产生内在的
学习愿望,并能学习到名师的师德。
2. 听名师课。 通过跟随名师学习备课和听
评课,全面向名师学习。 尤其是向名师学习教育
教学的能力,包括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生
沟通能力、学习评价能力、板书能力、组织教学能
力、控场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
教学重点:向名师深度学习、全面学习。 听名
师指导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难点:全面学习教学名师的教学能力。
3. 跟名师管。 跟随名师,向名师学习时间管
理、课堂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等艺术,学习名
师与学生以及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向名师学习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
艺术。
教学难点:学习名师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
艺术。
4. 参名师坊。 参与教学名师工作坊活动,学
习名师工作坊的运行方式,跟随名师工作坊活动
向名师学习教学研究和团队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追随名师,学习名师,积极参与名
师工作坊的建设工作,向名师学习教学研究和团
队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参与名师工作坊的教学研究活动。
5. 读名师书。 通过阅读教学名师相关随笔、
教学优秀案例、教育教学文集等,深入、全面地向
名师学习。
教学重点:阅读名师作品或案例。
教学难点:全面、深入地学习名师。
6. 写名师得。 通过向名师观摩和全面向名师
学习。 写出名师观摩笔记,一学期不少于 9 次,撰
写名师观摩心得体会,每学期 1 篇,每篇不少于
2000 字,并交由教学名师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批
阅指导。
教学重点:及时记录和整理名师观摩笔记,撰
写名师学习心得。
教学难点:完成并上交名师观摩笔记和名师
观摩心得,并交由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批阅。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与内容
置换课程是在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过
程中、主要在实习学校偏重实践的课程类别,因此
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大。 教学名师观摩课程的实
践教学主要是在实习学校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监
督指导和管理下进行,整个课程以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自主实践为主,在跟随教学名师学习的状态
下进行。 实习生在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准备时主要
由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指导为主;实习生在实习学
校作为实习教师实习时,主要由实习学校指导教
师指导,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监督,实习教师自主学
习和主动实践;在实习学校实习结束回到师范院
校后,由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进行“实
习回来话实习” 的实习总结活动,这个阶段由师
范学院实习教师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所给予的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习生在实习学校参与
名师观摩的次数、记录名师观摩的笔记数量和质
量、撰写名师观摩心得的质量等总体情况,对实习
生在实习表现和实习成果做出成绩评定。 具体如
下表: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主要属于实践类课程。 根据“学生为
本”“自主学习” 的理念,采用“校内校外” “线上
线下”“理论实践” “名师带徒” 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 师范生未到实习学校实习前,主要以师范院
校的指导教师指导为主,同时结合线上教学,读名
师书,观名师课;师范生在实习学校作为实习教师
实习期间,主要在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监督带领实习教师跟随教学名
师学习观摩,进行名师观摩课程的主要教学活动;
师范生作为实习教师从实习学校实习返回师范院
校以后,主要进行“实习归来话实习”的教育实习
总结评定环节。 这一环节以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为
主,主要根据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教师给予
的现场评定进行总结性评价。
1. 考核方式。 考查。 根据多元评价、发展性
评价理念,采取多种方式评价。 将校内指导教师
评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教师自评价、
同一实习学校的实习生互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
兼顾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校内准备阶段和理论
指导阶段主要由校内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设计的指导教师负责实施评价,实习学校实习期
间主要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切实根据实习生在实
习学校参与名师观摩的真实情况的记录而判定。
最后指导成绩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自己指导过程
中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最终学习结果和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而判定该门置换课程的
成绩。 最终成绩以百分制记分法记分。
2. 考核标准与比例。 校内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主要 由 校 内 一 体 化 指 导 教 师 进 行 评 定, 占
20% ;实习学校具体对名师的观摩由实习学校指
导教师评定,包括听名师课和参与名师坊次数占
20% ,记名师观摩笔记占 20% ,撰写名师观摩心
得和教学名师观摩报告占 40% 。
3. 考核与成绩评定档案。 这里的档案包括听
名师课记录、学名师德体会、参名师坊笔记和最终
不少于 3000 字的教学名师观摩报告。 在过程评
价与结果评价的材料上必须有师范生所在的师范
院校指导教师和师范生所参加的实习学校的指导
教师签阅的审核意见,同时必须有实习学校的书
面鉴定等。
总之,置换课程是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
化设计的产物,没有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也就没有置换课程,没有转换课程,教育实习与毕
业论文一体化也难完整。 置换课程能够丰富和充
实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促进一体化有效
扎实地落地成功。 只有做细做实做好教育实习与
毕业论文一体化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促进“师
德与师能齐抓共进” [13] ,才能真正提高教师教育
质量,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下一篇:依托海外实际工程校企合作开展本科生中英双语毕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以土木工程及交通111程专业(铁道工程方向)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