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普通学术论文的写作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普通学术论文的写作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09-19 12:39:52

摘 要 与学位论文一样,普通学术论文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论文类型。 本文从 论文的类型、论文的结构、写作与发表、写作规范等四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普通学术论文的 写作展开讨论,认为好的学术论文要符合三个要求:选题好,问题解决得好,结构与语言组织得好。 本文可 以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与培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 论文类型;结构;写作;发表;论文查重写作规范
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学术性的议论文。 研究 生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写论文,即通过某一学 科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的学习,培养 出系统的研究能力,对某一问题展开研究,并以学 术论文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呈现出来。
关于语言学学术论文的写作,前贤时哲多有 研究,王力[1]、高瑞卿[2]、张岱年[3]、郭麟阁[4]、 赵理海[5]、王世德[6] 等先生都为语言学专业研 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 随 着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还有一些研究、写作经验有 待于进一步发掘、总结。 笔者在继承前贤时哲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 心得,从论文的类型、论文的结构、写作与发表、写 作规范等四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的 普通论文展开论述,以冀总结学习、研究经验,同 时为该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与培养提供参考,从而 推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学术论文的类型
按照论文本身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以及研究 的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的差异,学术论文可 作不同的分类:从研究领域上看,可分为社会科学 论文与自然科学论文;从研究方式上看,可分为描 述性论文、综述型论文与应用型论文,其中描述性论文可分为立论型论文与驳论型论文两类;从论 文形式上看,可分为学期或学年论文、学科论文、 学位论文、调查报告、实习报告与研究论文等;从 学科专业领域上看,可分为哲学、经济学、文学、政 治学、行政学、数学与物理学等学科专业论文;从 研究范围的大小上看,可分为宏观型论文与微观 型论文,宏观型论文研究理论问题,微观型论文研 究具体问题。
上述分类因分类角度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但如果粗略地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论文可分 为学位论文与普通论文两类,因为学位论文之外 的普通论文既可当作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使用,又 可作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论文来发表。 我 们认为,按具体内容,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普通论 文可分为研究综述、打补丁式的论文、专题研究式 的论文等三类。
(一)研究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历史时期内某一专题研究论著 内容的概述,并指出其研究成就、不足,以及今后努 力的方向等,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再研究。 综述既 可述评共时研究成果,也可述评历时研究成果。
研究综述有以下几类:一是为学术会议或特 定目的而写的单篇综述,可以给学界揭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专题研究成果的总体概貌,还有哪些 研究空间等,如《二十世纪训诂学研究回顾》 [7]; 二是学位论文前的综述,作用在于证明选题的价 值,为学位论文内容的展开张本;三是课题申报书 的研究综述,其作用亦在于证明选题的研究价值; 四是部分硕士学位论文本身就是某一专题的研究 综述,如《汉语古文字合文研究》 [8];五是作为专 著独立出版,如书海出版社出版之“二十世纪中 国语言学丛书”。
研究综述的材料,论文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等;著作则主要来源于超星电子图书、读秀、中国 国家图书馆网站、国学大师网站等;另外,京东商 城、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等亦可提供最新书目、 未出版之书目。 当然,相关的研究专著、硕博学位 论文之参考书目也可作为综述的成果来源。
研究综述首先按照时间的先后分段,每个时 段之下,再按照文献整理、历史研究、语言研究、文 字研究等分部胪列成果,每类研究成果按照研究 内容归类、概述,此之谓“述”;在综述之末,要做 简要评价,此之谓“评”,“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总结已有研究的成就;二是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简述本文拟用哪些语料,采用什么方 法,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解决哪些问题等。 质言 之,综述一定要有“述”有“评”,有“述”无“评”则 难以凸显选题价值。
做研究综述非常锻炼学人的总结能力。 因为 首先要读懂这些论著,同时还要根据内容进行分 类,提炼观点,并对学术价值作出定位等。 所以, 许多高校在招收博士研究生时,都会要求考生在 几天内写出一个研究综述,就是要考查考生最基 本的学术功底与归纳概括能力。
(二)打补丁式的论文
打补丁式的论文又叫“校补”“商榷”“商补”类 论文,是指出并纠正语言学、文字学论著中的讹误, 并给出相应依据的论文。 这类论文是“驳论文”。
这类论文包括两小类,第一类是一篇论文解 决一 个 问 题。 如 《 敦 煌 文 献 中 并 不 存 在 量 词 “笙”》 [9]在充分释读考察敦煌写本影印卷与排 比归纳敦煌文献用例的基础上,指出敦煌文献中 并不存在量词“笙”,“笙”为“茎”之俗讹字,敦煌 写本二者字形相似,但二者仅是字用关系。 这类 论文中的一部分是长时间“攒”出来的,如《“皃”的俗变考察》 [10],该文涉及一群字,要靠长时间 积累语料,初学者则写不来。 而且许多论文皆非 一日而就,是长时间积累之功。 因此,我们平时要 努力读语料、读理论、读级别较高的刊物,做有心 人,有点收获,有点灵感,用笔记下来,集腋成裘。 第二类是一篇论文解决若干个问题。 这类论文中 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有话说,但支持理由都不长, 无法敷衍为长篇大论,只好把若干问题组成一篇 论文,如《唐张弼墓志>释文校正》 [11] 《新中国 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校正》 [12]等。 不过前文 把《张弼墓志》释文之讹误分为文字正误、缺文补 释、体例问题、标点勘正等四类;后文则因《陕西 卷》卷一、二释文中各种讹误类型的条数参差不 齐,无法较为均衡地安排篇章结构,只好按照原文 讹误之先后排序。 如果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涉及的 问题较多,篇幅较长,就可以独立成文,如《“延 乡”考》 [13] 就是笔者从《陕西卷》 释文校正的资 料中独立出来的。
这类论文最容易写,宜于初学者。 因为构架 一篇结构完整、思路缜密的鸿篇巨制需要较长时 间,但如果用几条理由来敷衍成一篇论文,难度则 要小得多。 在日常写作中,可以多打“补丁”,其 考据之力是文献、语言研究必备的功底,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萧旭《群书校补》 等皆是此类之 作。 但谈到别人的研究不足时,为文要客观、客 气,即对事要客观,对人要客气,要言之有据,适可 而止。
如上述《“皃”的俗变考察》《“延乡”考》等论 文仅讨论一个问题,其立论方式也由驳论变为立 论,这样处理立意会更高,发表时也更容易走稿。
(三)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基于某一类语料的研究,这类研 究多为原创性的。 例如,研究三国吴简中的文字, 或研究敦煌变文的词语等,这也是语言文字的最 主要研究样式,因此要高度重视这类论文的写作。 从小的方面来说,是一篇普通论文;从大的方面来 说,是学位论文,或者是专著。 学会了这种论文的 写作模式,撰写学位论文也就更容易。 因此,在写 硕士学位论文之前,一定要多写几篇这样的论文。 如果某种语料从未研究过,作为第一个研究者,所 形成的论文即为拓荒式的论文;如果该语料有人 研究过,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所 形成的论文则为攀高峰式论文。 这类论文可分为材料研究、理论研究两类。
材料研究立足于某一种语料。 这种语料要么 是专书,如《篆隶万象名义》《龙龛手镜》等;要么 是某一种专门材料,如清华大学藏战国简、日本京 都大学藏中国碑拓等。 但所选用之语料,尤其是 传世文献资料,一定要有代表性,不入流之语料原 则上不考虑。 出土文献资料则具有多方面的价 值。 研究传世文献,还要选择好的版本,进行比勘 校订,这就是文献整理工作。 把校勘成果如目录 校补、版本源流梳理、释文或传注勘正、佚书钩稽、 文献辨伪等呈现给学界,就是文献整理类论文,这 也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类论文,如徐时仪 《慧琳一切经音义> 版本流传考》 [14]、张玉金 《殷商时代宜祭的研究》 [15] 等。 校订完语料,还 要知道该语料有哪些语言文字学价值,学界已从 哪些角度做了哪些研究,还有多少研究空间,你准 备怎样做等。 这些问题要靠中国语言学史的资料 来解决。 如《原本玉篇残卷》为南朝梁代之作,反 映中古汉语时期的语言文字面貌,具有重要的文 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价值。 其字形反映当时的 用字面貌可以与《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希麟音 义》《篆隶万象名义》《集韵》《龙龛手镜》、六朝碑 刻文字、敦煌文献文字等结合起来使用;其反切切 语可以用来研究中古音,可以与汉魏六朝碑刻文 献韵文的押韵字、《篆隶万象名义》切语、《切韵》 切语等结合起来使用;其释语、书证、按语可以与 唐孙强《上元本玉篇》、宋陈彭年等《大广益会玉 篇》结合起来研究训诂学价值。 不论是专书语料 还是某一专门语料,都要区分共时与历时,即首先 要保证我们研究的语料要是共时的,这样才能保 证揭示的规律是共时规律;同时不能误用历时材 料的价值。
理论研究是对支配语言文字组合规律、聚合 规律进行揭示并作阐释,如文白异读、外来词的语 素化、词义变化对语法功能的影响、六书理论例外 字的探讨等。 任何语言文字理论都隐藏在语言、 文字现象背后,因此,理论研究也建立在材料的基 础之上。 这些语料可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材料,也 可能涉及许多种材料,如秦代小篆字形的研究,要 结合石刻、秦封泥、秦印、秦瓦当、秦量、秦权、秦诏 版、《说文》 小篆等。 同时,对语言文字的任何一 个部类进行研究时,都要结合汉语史、汉字史的史 料与规律。
从所用时间看,专题研究式论文所用时间较 长,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而打补丁式的论 文写作时间则要短得多,一两周就可写出来。 二 者各得其所,各有其用。 但从厚重程度来看,专题 研究式论文分量可能要厚重一些。
总之,上述三类论文,对于初学者来说,多是 从打补丁式的论文写起,因为它切入点小,只要解 决问题即可,可长可短,不必面面俱到;综述是学 位论文的第一部分,也可以单独发表;专题研究是 论文写作的最常见类型,而整理、校注这类论文的 研究材料时,又会产生副产品———文献校理类论 文。 而且,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地作 多方面的尝试,即文献学、史学、语言学、文字学等 各个领域的论文都要写,不要苑囿于某个研究方 向,这样既可以扩大我们的学术视野,扩充我们的 知识面,锻炼我们的技能,又能够积累一批材料。 可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论文,一般都要从材料 入手,否则即陷入空谈。
二、论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一篇论文包括标题、作者与单位、 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翻译与中 图分类号等几部分。
(一)标题与关键词
标题可能是论点,也可能是论题。 如《敦煌 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标题即论点;《唐五 代词语考释》 [16],标题为论题。 一般来说,标题 拆开来就是关键词;反过来说,关键词相加即等于 标题,如《唐五代词语考释》。 标题要准确、新颖, 尽量不与他文重复,尤其是准备在核心期刊发表 的文章。
还有部分论文的关键词不能在标题里明确体 现出来,如《“蛆姡”非“嫉妒”考》 [17],其关键词 “蛆姡”“嫉妒”“合斗”“角眼”“王梵志”之后三者 在标题中就体现不出来,需要从论文中提取。
(二)作者与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标题之下,单独一行。 单位名 称则置于姓名行之下,主要包括学校名、院系名、省 名、学校所在地城市名及其邮政编码,例如“中山大 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如果一 人要署两个单位,则单位名依次胪列;如果作者为 二人,分属不同的单位,则单位名称按序分列。
(三)摘要
根据国际标准 ISO214-1976,摘要是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解释或评论。 摘要可以勾勒 出全文的基本轮廓,有助于读者的查找、参考、检 索。 国内论文的摘要主要概述论文内容、研究价 值,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论文皆然。 而国外论 文的摘要包括研究背景(Background)、研究目的 (Purpose)、研究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 结论( Conclusion) 五部分[18]。 摘要一般 200 ~ 300 字。 一般来说,写论文要先写摘要,再写正 文,而非相反。 这样可以对正文的写作起到很好 的引领作用。 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摘要可以随正 文而调整。 还要注意,一些期刊没有摘要、关键 词,这是该刊版式未曾设置,但投稿时摘要、关键 词要连同正文一起发送至杂志社编辑部,具体取 舍随刊而定。
(四)正文
一般来说,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这体现了论文“总—分—总”的框架结构。 绪论,是论文的总起,起概括作用,具体包括 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综述,即介绍研究对象及其 研究价值,综述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上的不足;二 是本文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价 值等。
本论,一般来说包括两部分:一是描写,二是 解释。 “描写”意在叙述语言现象,即先列举主要 现象,后附列次要或特殊现象。 具体行文时可以 先共时描写,再历时描写。 专书研究主要以共时 描写为主,不同时段的材料研究则以历时描写为 主。 共时描写时,也可以共时比较,如《傅雷书 简>中的“数(量) 名” 结构初探》 [19] 把《傅雷家 书》与《傅雷书简》做比较。 共时比较后,还可以 作历时比较。 这样,本论部分即扩展为描写、比 较、解释三部分。 描写是第一层次的,也是基础; 比较是第二层次的,用以揭示研究对象与共时事 物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研究对象的历时发展面 貌;解释是第三层次的,意在对某一语言现象之规 律或成因作彻底阐释。 就结构上看,描写、比较、 解释等部分都要分立小标题,这样使论文眉目清 晰,同时也便于读者理解与获取信息。 但西方的 著作不赞成立小标题,而主张利用论文的内在逻 辑关系推动行文。 我们认为,逻辑关系是推动论 文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小标题则是这种内在逻辑 的外在表现,二者互为表里,小标题使论文的思路 更明晰。 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小标题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小标题即该部分的论点,另一种情况是小标题即该部分的论题。
结论,又叫结语,再次强调本文的结论即创新 点,是对本论部分的总结、强调与提高,但不是本 论论点的简单重复;并可旁及未尽事宜,即本文还 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个题目还可以做哪些方 面的工作等,当然,这一点亦可略而不述。 论文的这三个部分,分别标以 “ 一、 绪论” “二、本论”“三、结论/ 结语”等小标题,也可以用 具体的小标题替代,但“结论/ 结语”往往不变。
(五)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与参考文献在内容上、格式上均不同。 从内容上看,注释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解释说 明,是正文内容的有益补充。 这些内容置于正文 中会冲击正文,导致前后结构松散、语义不连贯; 而处理成为注释则与正文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按照处理位置的不同,注释分为脚注、尾注两种。 期刊不同,注释的处理位置也不同,但毋庸置言, 脚注最好,因其与正文同处一页,方便读者互见参 考。 参考文献则不同,它是某些研究材料或者研 究理论的直接或间接引用(转引),或者作者虽未 直接或间接引用某部研究成果,却参考了该书,该 书也是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时,我们一般只把直 接引用的材料来源叫作参考文献。
一般来说,大部分期刊把注释与参考文献区 分得很清楚,但期刊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如 《文献》《历史文献研究》等杂志,不论是征引的例 句,还是征引的观点性词句,都要注明出处。 至于 专著,注释与参考文献都可以处理为脚注或尾注, 同时主要参考著作又附在文末作为参考文献。 至 于二者在格式上的不同点,我们放在写作规范一 节讨论。 关于二者之区别,亦可参看《文科学术 期刊的“参考文献”与“注释”究竟有何区别》 [20] 一文。
(六)翻译与中图分类号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征稿启事都会要求作 者把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等译成英文, 译文或置于正文前,或置于正文后,随刊而定。 翻 译中遇到的语言学术语可以查阅《现代语言学词 典》 [21];未曾收录的汉语术语可以通过中国知网 (旧版)“知识元” 之“翻译助手”,其检索结果可 供参考、选用。
中图分类号可以对论著的学科属性作归类, 具体 可 以 查 检 《 中 国 图 书 馆 分 类 法》 ( 第 五 版) [22],亦可查检电子版《中图分类法查询》,该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联网使用。 当然,上述要素是论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 容还涉及行文思路与例句编排方式两个问题。 行 文的思路问题实为正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问 题,如董志翘对“欧阳” 的考辨:其文从日本青莲 院写本齐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欧阳火”述起, 查询已有训释成果未得确诂,继而结合史实查得, 南北朝时期地名为“欧阳”而见于史籍者有四处, 最终认定《系观世音应验记》之“欧阳”即真州界 (今江苏仪征市真州镇)之“欧阳”;进而解释燃火 原因:因欧阳为长江通邗沟入口之军事要地,故又 称“欧阳 戍”, 欧 阳 火 为 该 戍 士 兵 夜 间 所 燃 之 火[23]。 例句编排方式,如《“锦筵” “舞筵” “綩 綖”考》 [24] 一文大量引用《玄应音义》 《慧琳音 义》等佛经音义材料,该文编排佛经音义释语的 体例为:《玄应音义》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中 “綩綖”云。 这样处理引语,条理清晰。
三、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一般来说,在学位论文写作开始之前,要写作 若干篇普通论文。 从内容上看,这些论文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研究生课程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 等方面的论文,二是与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论文。 只有写论文,才能引导我们对某一问题做深入思 考,才能真正明白究竟哪些理论尚未吃透,材料中 的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只有写论文,我们才能知道 目前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哪些问题,部 分问题虽不能解决,却会积累一批问题,给以后的 读书、研究留下诸多触发点,且在不断阅读资料 中,充实自身的知识素养;只有写论文,我们才能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写作毕业论文乃至今后 驾驭专著打下坚实基础。 反之,不写论文,会手不 应心,即陈述起来头头是道,付之剡藤却大相径庭; 若长时间不写论文,将永远克服不了手不应心之缺 点。 更不能抱有等书读得差不多了再动手写论文 的想法,因为每解决一个问题,相应地,我们解决问 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同时对理论的理解亦随之加 深。 总之,不写论文,就不会真正做学问。
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过程包括“选题—组织成 文—修改—投稿”发表四个环节。
(一)选题
论文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新,即解决目前学界 尚未解决的某一问题,或积年以来悬而未决的某 一问题。 当然,综述也是一种创新,它把某一历史 时期某一专题的研究现状或历史分门别类地归纳出来,展示给学界,总结过去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 不足,并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选题至关重要。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 经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 的大半。”因此,选题好,是好论文的第一个标准。 选题,首先要知道哪些题目不能选。 一般来说,一 眼就能看穿的小问题不能选,稍稍经过思考就能 解决的问题也不能选;反之,论文题目太难、太大 也不能选。 选题讲究循序渐进。 论文题目要选文 献、语言或文字发展史上的关节点,而且是研究很 少或研究不够者。 那些大命题永远是语言学界关 注的热点。 归结起来,有价值的题目是:一是前人 未研究过的;二是前人研究错了的;三是前人研究 不够深入的;四是某一类事物在该领域内很特殊; 五是重做以前的选题。
任何语言学研究都立足于具体语料,因此,任 何语言学研究都要从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即从 文献整理入手,进而展开文献研究,再到文字研 究、语言研究,这是语言学选题的主要来源。 例 如,汉魏六朝碑刻文献的整理与语言文字的研究, 其首要价值在于历史文献研究:可补《魏书》 列 传,可用来研究胡姓、汉姓族谱、刻工,可用来研究 婚俗、丧葬习俗,可用来研究职官建制、行政区划 设置等。 其次价值在于文字学研究:其形体多样, 未经改动,保留了当时特有的文字面貌,为汉字史 的研究提供资料。 第三价值在于语言研究:一是 词汇研究。 因为中古存留下来的同时资料除了汉 魏六朝时期的汉译佛经外即为碑刻文献,是以碑 刻文献是研究词汇的原生语料,具体包括丧葬词、 人物品评词、典故词、县乡里社职官名、地名以及 该时期产生的其他特有词汇等。 二是音韵研究。 在研究中古音系上,汉魏六朝碑刻文献具有无可 替代的价值,因为体现中古音系的传世语料主要 有《玉篇残卷》《篆隶万象名义》等之切语,出土文 献则主要是汉魏六朝碑刻铭文的韵脚字。 三是修 辞价值。 碑志属于应用文,内含用典、委婉、比喻、 对偶、排比、类比等修辞手法。 四是语法研究,主 要是虚词的研究。 这些问题分别研究,即为共时 研究;如果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现象比较研究,即为 历时研究。
在每一个研究环节或者研究部类上,都要注 意类现象与特例。 例如《说文解字》,从字形上 看,字头是小篆,释文里面有“籀文” “俗作” “又 作”等;从释义上看,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从注音上看,有原书的“从×,×声” “读若×” 等直 音法注音,还有孙愐《唐韵》 里的反切注音;从例 证上看,引例出自《周易》《诗经》等。 以上各类, 都是类现象。 类现象体现共性,可分别研究。 同 时还要注意特例,特例体现个性,而且往往是例外 现象。 这些例外现象具体表现为语音例外、疑难 词语、语法规律例外、疑难字等。 这类现象要放到 更大的共时环境或者历时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行, 因此,汉语史、汉字史的支持材料很重要;同时还 要结合语言学史的材料,《中国语文》等期刊论文 也属于语言学史的最新成果。 如黄征《“踏破贺兰 山缺”———近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 VC1+N+ C2》[25]即为其例,该文解决的问题属于特例,选题 角度亦小,解决了语言文字上的关节点问题。
同时,要注意研究材料与研究角度的区别。
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既是语言的组成部类,又 是语言研究的角度。 事实证明,重视某一研究材 料远比重视某一研究角度更容易出成果,其学术 之路也更持久,因语料整理完后,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展开穷尽挖掘,其研究具有连续性,因此也省 时、高效。 如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的简 帛研究,吉林大学的甲金文献研究,浙江大学、四 川大学的敦煌语言文字研究,西南大学文献所的 东巴文献、碑刻文献研究等,都以材料的整理与语 言文字研究而闻名学界。 研究角度则不同,比如 训诂研究,总要落实到一定的文献上,等某一文献 的训诂工作完毕,就要转移研究阵地,再研究另一 块语料。 学界一直主张把硕士与博士阶段结合起 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块语料,原因即在于此。 当然,上述材料是原始材料。 至于二手材料, 一定不能拿来就用,而要像对待原始材料那样,从 头整理起,同时要吸收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这样 才能保证材料的可靠性。
语言学研究的选题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对已 有研究成果的观点或支持材料作辨证。 这类论文 即前述之打补丁式的论文。 这种论文或是对已有 研究材料再整理过程中的新发现,即原整理材料 有误;或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利用的过程中发现的 原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或是用新的研究成果对 已有研究结论的补正,即原研究结论有误。 纠正 这些讹误,要么从原材料出发才能发现,要么必须 具备一定的学术积淀,否则无从谈起。
(二)组织成文
组织成文是组织并利用语言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再现。 问题解决得 好,是好论文的第二个标准。 组织成文具体包括 理论依据与提升、组织材料、论文的总体思路三个 方面,其中论文的总体思路包括总—分—总三部 分,前述“论文的结构” 已讨论过,这里仅讨论前 两者。
1.理论依据与提升
研究任何一块语料都要有理论依据,即用到 哪一语言或文字理论作指导。 这一理论依据可能 是宏观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微观方面的理论。 宏观方面的理论,如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过去主要 侧重于语法结构形式的探讨,现在则运用句法、语 义、语用三者相结合的三个语法平面理论。 微观 方面的理论,如唐代及其以前的汉语复合词以并 列式为主,因此,当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词 时,就要用到这一词汇结构规律。
同时,研究某一语料,还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理 论提升,即应该知道该语料能证明或修补哪一语 言或文字理论。 如睡虎地出土秦简文字字形证 明,战国时代的秦国所用的秦隶直接从大篆省简、 转写而来,而不是从小篆演化而来,隶书与小篆乃 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云仍关系。 睡虎地出土秦 简文字修正了传统以来隶书与小篆的关系。
2.组织材料
所谓组织材料,就是按照逻辑的先后顺序把 论文所用研究材料编排起来,描写其面貌,揭示其 规律,并对规律做出解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适当运用共时材料辅证,揭示其共性;利用历时 材料作历时考察,揭示其演进历程。
论文所使用的语料来源有两种:一是论文本 身所分析的语料,一是支持语料。
论文本身所分析的语料有两类,第一类是封 闭语料,按照该语料所反映出来的类现象去归类、 描写语言文字现象,提取语言文字规律即可。 这 适合于专门语料的研究,难度要小一些,如《广 韵》音韵研究、《世说新语》词汇研究、《祖堂集》语 法研究、《朱子语类》修辞研究、《龙龛手镜》异体 字研究等。 第二类语料是“攒出来”的,如前述之 《“皃”字的俗变考察》所用之语料。 相应的,这类 论文也是“攒出来”的,这需要时间与功力。
如果查找专书中的语言现象作为支持语料, 专书封闭调查即可:有索引的,如《史记》《汉书》 等,直接查询索引;未编制索引的,要借助于已有 数据库,或者直接在校正过的 Word 文档里查询。
如果在不同的书中找不同的文字、词语、句子等, 就需要借助于数据库,同时还要筛选例句。 具体 来说,查找支持性例句,可用《中国基本古籍库》 《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民国、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爱如生晚清民国 大报库》《CBETA 电子佛典 2016》;查找出土文献 资料,可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汉达文库、华东师范大 学《中国文字数据库》 等;查找历代字书的释语, 可用《翰堂典藏》;查找训诂材料,可用《故训汇 纂》,可以顺利找到例证与书证。 通过数据库检 索到的例证,一定要与原书核对才行。 另外,还要 注意转引问题,不论转引其他著作的材料即二手 材料还是观点,都是不科学、懒惰的表现,转引会 降低论著的质量。 在利用共时或历时语料的时 候,还要与文学、史学、考古等专业的语料结合起 来。 如研究颜色形容词时,就要与文学研究结合 起来,其中语义形容词如“红”“蓝”等,语用颜色 词如“素”“金”等。 涉及人物、地名、职官、典制考 辨时,要涉及史学语料,如董志翘“欧阳火” 之考 辨[23];涉及一些名物的历史时,要用出土文物作 为必要的证明材料,例如“马镫”之考辨[26]。
(三)修改
论文的修改包括内容、格式、语言等几个方面 的修改。 结构与语言组织得好,是好论文的第三 个标准。
内容的修改。 标题,要与论文内容相符,要响 亮。 好的标题,恰如人有美目,会文色遽增,质量 也会相应提高,这是事物构成要素最佳组合原理 使然。 摘要,要准确简介,与待发期刊相契合。 国 内文科论文的摘要往往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正文则要按照逻辑顺序展开,不枝不蔓。 文辞上, 要逻辑清晰,可有可无的插入语以及“的”“了”等 虚词尽可能地去掉,使行文干净、利落。
格式的修改。 期刊不同,格式要求也不同,投 稿时要按照目标刊物的格式要求排版,包括字体、 字号、行距、页边距、注释与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相关信息。 许多期刊会在“投稿须知”里声明,不 符合稿件排版要求者将拒稿。
语言的修改。 语言表达与论文选题同等重 要,因此,要在语言的表达上下足功夫。 学术论文 的语言属于高级语言,它大量使用书面语词与专 业术语,因而准确、简洁、典雅。 为达到这一标准, 我们要多读大家的学术论著,同时不断提高个人 语言表达能力。 在论文的修改过程中,要积极听取师友以及同行的建议,还没想好怎样表述的话 语,可以借鉴一下《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等杂 志上大家学术论文的表述方式。
一般来说,论文写完之后,如果暂时不知从何 处着手修改的话,可以放一段时间再打磨,即采用 冷处理的办法。 冷处理不是不处理,而是等我们 的大脑脱离过热阶段之后,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到 论文的不完善之处,进而继续修改。
(四)投稿发表
要明白论文的出口,即论文可以在核心期刊 上发表,还是只能在普通刊物上发表。 核心期刊 是某一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 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 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以外 的都是普通期刊。 国内外对核心期刊都有认定: 我国国内最通行的是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与北 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台湾地区则采用台 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美国的 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后两者我国大陆学术界亦认可。 如果在高校或科 研单位工作,还要结合工作单位的具体科研要求。
不论是普通期刊,还是核心期刊,投稿前都要 花时间去研究所投期刊的意趣、发表周期,同时还 要注意该刊内容、格式要求,这样才能提高投稿的 命中率。 一般来说,不论在哪种期刊上发表论文, 都不要一稿多投,更不能一稿多发。 如果论文为 某一科研项目或导师课题的研究成果,要加上基 金项目,以副其实,同时可以体现论文分量。
四、写作规范
在学术规范日趋成熟的今天,学术论文也有 一套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写作规范。 只有遵循这些 规范,才能更好地传播学术成果。
(一)文体、术语等规范
所谓文体的规范,就是不要把学术论文写成 笔记体或散文体。 我国宋代以来的笔记如《容斋 随笔》《升庵诗话》 等含有大量的语言学研究成 果,今之随笔式的学术论文集亦时有见之,但我们 最好还是对研究对象从主到次地进行客观描写, 并采用语言学原理进行阐释,用逻辑推理展开论 文。 言简意赅,措辞准确,点到即止。
术语规范是指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语言 学、文字学等学科领域的术语,而不使用方言、口 语方式的措辞,更不能随意生造词语,这样不利于 学术成果的推广与交流。
(二)古文献称引规范与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
古文献称引规范是论文征引古文献时要注意 的要求,具体可以参考《古文献称引规范讲义》, 这是一位从事古文献研究的学者(佚名) 参考汉 语大字典编纂处编纂之《汉语大字典引书格式细 则》(内部油印本 1982 年 7 月) 编订而成。 该讲 义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称引规范总体原则,二是编 著者称引规范,三是文献名称及内容称引规范。 该 讲义今被公布在百度文库中,可以下载参考使用。
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则是标注文献出处时 要注意的要求。 关于“注释”“参考文献”,前文已 从内容上对二者作区分,这里仅从格式规范上谈 二者的处理方法。 从形式上看,二者的处理方法 不同。 注释的行文方式比较随意,只要表述清楚即 可,也可以有所征引,并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则比 较严格,可分为专著[M]、析出文献[A](前)[C] (后)、期刊[J]、报纸[N]、学位论文[D]、电子文献 [EB/ OL]等,具体可以参阅《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 则》[27]。 但实际操作情况是,出版社不同,期刊不 同,对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处理方法亦不同。 就注释 的处理上看,有用脚注者,有用尾注者;就参考文献 的处理上看,有把参考文献与注释严格区分开来 者,有把参考文献都处理成注释者。 具体处理方法 只能因刊而异,遵循对方的规范标准。
(三)文字繁简的使用规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汉字繁、简的使用上,大 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不太一样。
总体来说,大陆地区使用简化字形,部分出版 物使用繁体字。 大陆地区的中小学教材、普通书 籍、报纸杂志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上的 规范字形,即简化字。 大部分学术性期刊,也都使 用简化字,而被讨论的字形,则要尊重原字形。 影 印的古籍、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 古代史料选读等教材,现代点校出版的古籍,以及 部分古代汉语的研究成果,则采用繁体字,有的用 旧字形,有的用新字形,按需而定;影印的古籍,部 分学术期刊如《汉语史研究集刊》 《历史文献研 究》等采用繁体字。 学位论文,一般来说,历史学 专业、古文献学专业、古文字学专业、汉语言文字 学专业的古汉语研究方向都采用繁体字、新字形。 关于新、旧字形,大陆地区字典均附有《新旧字形 对照表》,可参。 港、澳、台地区刊行的印刷品则 采用繁体字、旧字形。 采用简化字输入的 Word 文档,直接使用 Office 软件“简转繁”功能转换后,要注意非对称繁简字问题,凡需要用繁体字输出 的文档,建议直接用繁体字输入,而非对简化字文 档作繁体转换;同时还要注意部分词语会发生变 化,如“网络”会变成“网路”,“项目” 会变成“专 案”等,这体现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词汇方面的 差异,这时要与原文档逐一核对、校正才行。 关于 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之间词汇的差异,具体可以 查阅《台湾地区国语词汇与大陆词汇的特色差 异》 [28]《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 [29]。

相关文章:编辑工作在药物化学论文写作规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