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基于学术责任的大学学术评价制度重建

基于学术责任的大学学术评价制度重建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08-24 16:25:22

摘要: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命脉和根基,学术责任是大学永恒的责任与追求,求真务实、尊重学术 规律才是大学学术责任的核心内涵。我国现行的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发生了严重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价值 取向的功利化;学术评价标准的片面化、等级化与外显化;学术评价方式的简单化与数量化;学术管理的 行政化等方面。我们需要理清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基础,坚持学术为本,根据大学功能定位的不同在教 师学术评价方面要在层次、规格与多样化方面进行侧重;在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中取得平衡的基础上重 建学术论文查重评价规范;实现学术评价机构的中立化;在评价技术上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式重 建大学学术评价制度。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研究是大 学的重要职责。因此,学术评价是大学发展的风向 标,也是促进大学学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1990年代以来,量化的学术评价制度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普遍应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起到了 巨大的助力作用,但是,这种以数量追求为导向的 评价制度抹杀了学术研究中对新理论、新方法、新 问题的探索,从而导致了学术科研中“数量大、质 量低”的学术怪相,制造出含金量极低的“学术泡 沫”,使大学学术的本真价值严重流失。
一、学术责任: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
大学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大学首先是一 个致力于学术活动的团体……学校中发生的一切 事情都具有学术陛”。因此,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命 脉和根基。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逐步从社会的边 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紧扣高深知识进行知识的 生产、传播和应用,担负着越来越大的学术责任。可 以说,学术责任也是大学社会责任的核心组成部 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所涉及的学术都是具有专门 性、系统性和科学价值的学问,并不是日常性、普及 性或零碎性的知识。美国学者唐纳德·肯尼迪认为, 学术责任“是指大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以学术为 根基,围绕高深知识的特性,进行各种各样的传承 与创新的活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1呵见,大学学 术责任涵盖了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并且是通过大 学教师与学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来实现的。
根据学术的内涵以及大学活动的基本范畴, 大学的学术责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 大学或学术人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责任心与行 为规范,如诚实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与科学 行为,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学术人应有普 遍主义(universalism)、公有主义(Communism)、无 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organized skepticism)等四种科学态度,才能保 证自己对学术的自由追求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 其中的无私利性是最为核心的态度,因为“学者不 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感情和职业前 途利益所损坏,实际上,学者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 一定会自寻失败”,【2]‘‘一旦在学术研究中掺杂有个 人利益、贪婪或者虚伪,就会严重威胁到人们对学 术价值的信任;”[1】其二是大学在与社会交往过程 中要担负起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上世纪以来,科技 革命的节奏越来越快,科学研究的后果也越来越 难以预测和把控,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贝尔纳认为, 科学研究的结果不一定就会使人类的生活条件得 到改善,也可能会导致破坏和浪费。因此,学术人 应该对科学研究的危害性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可见,大学对学术责任的担当是来自于大学对自 身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纯粹的、自觉的道德 自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自身义务的认识,更不 是来自对外界权势或者诱惑的服从。从表现形式 来看,大学的学术责任并不停留在文字形式的规 定,而是体现在一种可以体验和意味的行动理念, 是大学超越现实与追求理想的具体体现。当然,追 求理想并不就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立足现实、着眼 社会未来,是遵循科学的基本规律,并能排除政治 的挤压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因此,求真务实、尊 重学术规律才是大学学术责任的核心内涵。
二、学术泡沫: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反省
首先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韦伯认为,科 层制的管理模式虽然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也损 害了组织的价值含量。目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去除 了学术研究的价值性,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以成果 数量进行对决,教师的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是 由这种数量化的评价结果所直接决定的,基于生 存的需要,一些教师会通过一些不端的手段来提 升自己的学术成果数量,如论文数据造假、剽窃甚 至抄袭他人成果,这实则是一种严重的功利主义 价值取向,不但忽略了学术研究的本质性与长效 性,还亵渎了学术的神圣性,使得本应该纯洁的大 学学术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
其次是学术评价标准的片面等级化与外显 化。高深知识的判定标准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发展 逻辑,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自身的范畴与价值, “学术创造知识或以一种新的方式使用现在的知 识解决疑难、回答问题”。㈣因此任何知识本身并不 存在高低等级,其价值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彰 显或被人所理解。但是,现有的学术评价制度缺乏 真正符合知识发展逻辑并行之有效评价标准,而 是普遍采用“以刊评文”的方法,将所有期刊、出版 社分成三六九等,论文或著作出版的刊物或出版 社的等级就是论文的质量等级。并且,这些等级评 定又和大学教师的学术职称晋升、项目申报紧密 挂钩。因此.可以说期刊等级观念已渗透到大学教 师学术生活的每个角落,造成学术人不以追求学 问的高深性为旨归,而是以和权威期刊或出版社 搞好关系为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望、获取有经济价值的课题。这种等级化、片面化与外显化的 学术评价标准使学术质量偏离了其内在的根本逻 辑,造成大学学术发展的虚幻化,甚至对真正的学 术研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再次是学术评价方式的简单化与数量化。社 会对于大学学术绩效的期望是通过大学组织对教 师学术绩效评价来实现的,而社会缺乏对学术本 质属性的认识,往往通过简单的数量来衡量。但 是,“学术评价……是对一定理论、学说、观点、方 法的学术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评估和预测。这就说 明学术评价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学术评 价所要把握的价值是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是它 对人类知识体系的贡献”,151可见,价值并不能完全 以数量来衡量,而是以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来 衡量的,因此,学术价值很难用量化的标准来衡 量,只能通过同行的评价以及实践的检验来证实。 但是,大学学术评价管理机构基于自己管理便捷 的需要普遍采用量化的评价手段,并提出所谓“数 字面前人人平等”的借口,看似公平合理,其实忽 略了学术研究中蕴含的精神创造的特性,这种简 单粗暴并且违背学术本质属性的评价制度催生了 重复性和粗糙性的“学术成果”。也正是这种缺乏 价值含量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的学术评价、 学位点申报的重要指标,这种制度促使大学将学 术成果的数量当作“图腾”。这种导向层层传导,最 后使学术研究成为规约基层学术组织与教师的一 串串指标,催生了学术论文与专著的泡沫化增长, 低水平的重复扼杀了学术应有的创新精神。
第四是学术管理的行政化。大学是一个学科 性与科层性融合在一起的组织,这就使学术管理 与行政管理交织在一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 存在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边界模糊,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的严重失衡,在权力配置中出现“官本 位”、“行政化”等现象,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排 挤,代表学术权力的“教授治学”难以落实。大学之 所以区别于一般社会机构就在于其学术性,它所 从事的是学术型事业,因此,大学的学术管理必须 遵循学术本身的基本规律,由懂得学术规律的人 来管理。但是,我国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中,双方出现了互 不信任的局面,“高校学术群体基于学术活动的自 由观,对于行政群体分配学术资源的制度设计和 行使能力表现出不信任……同样,行政群体基于 行政活动的效率观,对于学术群体利用学术资源 的效率观念和效益意识也表现出不信任;加之近 年来行政权力的学术寻租、学术权力的学而优则 仕现象的不断蔓延,加剧了两个利益群体的利益 对立。”【句但是,学术权力始终处于弱势,行政权力 越过自己的权力边界主导分配学术资源、对学术 成果进行行政化的评价,造成学术资源分配的权 贵化与学术评价的世俗化,损害了大学学术的公 正性,导致学术质量的不断降低,学术发展动力日 渐衰微、学术风气愈加浮躁。
三、责任回归: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重建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生命在于坚守自 己的学术责任,而尊重学术本身的属性与规律、重 建民主、公平、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才会促 使大学学术的健康发展,才会使大学真正地承担 起自身的学术责任。
首先要理清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基础,坚持 学术为本。“学术以追求真理和知识创新为目的, 这构成了学术评价的抽象基础、逻辑起点和最终 理由。”可见,学术的本质是求真,其灵魂是创新, 学术是大学学者学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基础在学术本身,而不是职 称、经费等功利化与世俗化的物质与名誉。因此, 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重建必须把握好以学术为本 这一价值基础,不能偏离。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 审视各类大学的定位,根据大学功能定位的不同在 教师学术评价方面要在层次、规格与多样化方面进 行侧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 本职能,而且这三项职能都属于大学学术性的范 畴,无论是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 型大学,人才培养是首要的职能,都不能受到轻视。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的评价, 让学生、社会都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评价体 系中,教学学术应为大学学术的第一要务。但是,针 对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 究性、综合性的特点,要强化教师的学术研究深度 与前沿性,实现国际化的评价方式,使这些大学形 成教学学术与科学研究相得益彰的发展局面。
其次,在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中取得平衡的 基础上重建学术评价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的核心 是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机制。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中一般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形 式,这种程序正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高深 学问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人性,如果纯粹地采用投 票方法对学术价值进行裁决可能会形成“多数人 的暴政或程序暴政”,罗尔斯认为:“我们不能因为 一种特殊结果是在遵循一种公平的程序中达到的 就说它是正义的。这个口子开得太大,会导致荒唐 的不公正的结果。”因此,绝对化的程序正义可能 会产生对实质正义的伤害。学术研究是以追求真 理与新知为旨归,学术的发展需要自由精神与自 由环境,我们在建立学术评价规范的时候就需要 保护学术自由精神,既要遵循民主原则,更要坚持 实质的正义性,并在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取 得平衡,使学者有学术研究活动的自由。
学术评价的程序民主主要是根据学术共同体 的范式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术进行评价。但 是,不同的评价者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观察 视角以及个性化的偏好,同时,评价结论与评价对 象之难往往还存在无法量化测评的价值问题。尽 管学术同行所具有的相似的科学思想和研究范式 有利于在学术评价的时候达成一致,但是可能会 禁锢思想,排斥创新观点。另外,学术评价对象的 复杂性使每个评审专家的知识阅历有一定的局限 性。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术评价出现较强的主观 性,也就是说,程序的正义性也无法保护实质的正 义性。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来解 决学术评价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建立严密的学术评价程序,制约主观随 意|生的发挥,保证客观性评价,减少主观f生评价。
其次,当评价者的结论与同行评议之间出现 偏差的时候,就要通过同行再审机制与被评审者 的救助机制,扩大评价范围进行细致考察,最终实 现实质的正义性,也减少低水平重复的学术研究。
第三,实现学术评价机构的中立化。学术评价 机构行政化或依附性是学术评价制度异化的重要 原因。目前大学的学术评价机构要么就是大学的 行政部门,要么就是受行政部门所控制,受到强烈 的行政干预,甚至被一些评价对象或利益集团所 “绑架”。尽管从形式上看,一些行政机构在职称评 定、项目审批、成果评奖、机构评估等方面都引入 了同行专家评价的机制,但学术评价依然没有摆 脱行政权力的影响。目前我们亟需发挥社会力量 的作用,建立独立的中介评价机构,通过制度建设 保证中立机构独立运行,成立国际化的专家库、建 立专家信誉档案,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第四,在评价技术上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相结合。学术评价离不开评价指标,量化的评价手 段可以使学术评价更加直观,特别是在对不同评价 标准进行加权设置,还可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因 此,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量化的标准,而是需要在 定f生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相互协 调,如应该加强对成果引用情况的客观量化评价、 对成果的社会影响进行科学分析等,要综合考虑多 种因素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加 精确地判断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对论文数量的评 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术研究对知识体系的 贡献度以及个人或机构的学术水平与研究实力,还 助于衡量学科发展水平以及便于和国际比较。但 是,学术研究是一个知识创新与智力劳动的活动, 使用单一化的定量评价就可能会产生学术泡沫或 背离学术自由的精神。因此,学术评价技术应该实 现多样化,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充分融合,针对 不同项目的特点合理使用,以便客观评价学术研究 中真理|生认识的阶段性和相对|生,真正形成对研究 者自由探索真理与知识创造过程的客观评价。

相关文章: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控制规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