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试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一、诚信的名词概述
(一)“诚信”简述
《说文解字》 上说,“诚,信也。 从言,成声。” 意思是 对待人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阴谋诡计,阳奉阴违。 一般来 讲,“诚” 是指诚实可靠,主要指个人真诚的内在素养; “信”基本字义是诚实,不欺骗,不怀疑,认为可靠的意 思,主要是指信用, 主要表现主体内在品质的外 显。 “诚”更多地指内在气质,“信”则多侧重于个人的外在表 现。 “诚”与“信” 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其词 汇的内涵也显得丰富饱满,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讲信用,遵 守互相之间的约定、协议、诺言、诚实无欺,不轻易背叛、 出卖、潜逃,知廉耻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诚信”的历史渊源
1. 春秋时代
“诚”与 “ 信” 最开始是分开使用的。 最开始是将 “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逸周书》书中提到:“成 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 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 诚。”这里的“信诚”所要表达的就是诚信的意思。 道家 老子最先提倡“信德”,他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认为诚信是一种朴实的美德, 不是有华美的词句,人们之所以会丧失诚信,是因为当政 的人的不诚信。 孔子把诚信作为儒家的重要内容,他认 为诚信是治国的最基本原则,更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2.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在诚信理论的发展比较少,但是上层建筑 的诚信为政观收到普遍的追崇。 虽然理论性和系统性没 有先秦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家那么丰富,但在为政者 诚信治国方面,在我国封建治国历史上最为典型。 可以 说,唐朝的以德治国理念在唐太宗身上表现的最明显,唐 太宗在《建亲》篇中写到:“夫封之太强,则为嗜脐之患, 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唐太宗在“五事治天下”中说 到:“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 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唐太宗强调国君应效 法古代圣人,不要以奸邪之心去违背大义。 以道德治国, 以礼仪教人,以诚信待臣下,才能使国家太平,宗族安定, 国泰民安。 宋明时代,“理学”的的发展让“诚信”的思想 又一次进入大众的视线。 程颢、程颐二程也支持“信”的 观念,认为:“圣人言忠者多矣,人道只在忠信。 程颐在 《颜子所好何学论》中提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 人,“中正而诚,则圣矣”。 诚信是成圣的关键。
3. 近现代
2012 年 11 月 11 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 公民个人层面上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总 书记就“诚信”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在新时期下,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伴随着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山东“问题疫苗案”、 唐骏“学历门”学历造假、霸王“致癌门”虚假代言、紫金 “污染门”污染瞒报等各种不诚信事件的出现,让我们深 切体会到了社会诚信问题日趋恶化的情况。
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态不容乐观。 在高校的的德 育教育中,一直有诚信教育这个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 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者诚信缺失
大学生诚信教育最主要的战场在学校,老师是大学 生诚信教育的主体。 然而,收到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诱惑, 大学之中功利主义的盛行,部分教师个体没有坚韧的毅 力,抵制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常常因社会的诱惑,失去 了为师者的尊严。 部分老师在讲课是讲的头头是道,现 实生活中却不能够身体力行,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学术成 果造假论文查重、泄露考试试题、评奖评优暗箱操作,更有胜者对 学生进威逼利诱,让学生做不情愿做的事情。 部分教师 师德不佳,导致社会上教师的人设受到影响,容易让学生 形成“逆师心理”,导致教师的教师的教育无公信力。 由 于无法受到较好的诚信教育,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诚 信观,出社会之后在进行具体选择时认可诚信的价值观 念,但自己并不一定会遵循,认知和行为相互背离。 往往 会出现对诚信的双重标,一方面要求别人诚信,另一方面自己却无法做到诚信,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豆强烈反对 学校里的形形色色的作假的不诚信行为,与此同时,他们 都承认不诚信的行为,就发生在自己和同学身上,不诚信 行为比比皆是,比如捏造实验数据、作业抄袭、考试作弊, 论文作假、想方设法获取利益、还有部分大学生制造虚假 贫困证明,骗取相关资助以及贷款、随意违约等。
(二)诚信教育边缘化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老全面优秀 的人才,但是现实的教育环境下,智始终是评价教育成功 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思想品德育教育方面,主要以讲道 理、说教为主,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内化提升,对大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掘以及实践教育较少。 另一方面, 高等院校内部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正、不平等, 相关教师个人行为的不诚信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 的诚信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在大学教育中, 许多教育工作者没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 中主要主要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 在教育质量评估过程 中,更多的是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效果, 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忽视科学人文素质的教育。 在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侧重于理党性教育和理想教育,经常 忽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时常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 想品德教育划分清楚,市场把思想品德问题政治化。 这 种大学诚信教育认识的不足,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被边 缘化。
(三)诚信教育内容理论化、方法形式化
第一、许多大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式方法上忽略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大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在现有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中,老师经常是 高高在上的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和知识的传受者,模式死 板,缺乏亲和力,不利于被学生所接受。
第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注重理论重灌输,重点简单地 放在要不要诚信,诚信是否重要上。 在诚信教育的过程 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播,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的培 养,最终使得学生功利主义日趋严重。
第三、诚信教育的内容陈旧,更新慢,跟不上时代的 发展的步伐。 当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 实际思想和学生对诚信教育的期望有很大的反差。 在经 济全球化、社会改革发展迅猛,互联网发展迅速的背景 下,许多传统的优秀传统受到挑战,但德育课程中不能够 合理地有深度地进行解答,德育课程只停留在理论知识 的传播,诚信教育不够厚重,显得肤浅和无力。
第四、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只片面强调大学生对 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大学生对自己负责,社会对大学的责 任。 只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法则的服从,却忽视了培养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使得学生知行脱节,对诚 信的认识、对诚信的态度和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无法协调 起来,这种形式化的教育难以使学生产生道德情感的共 鸣和道德知识的内化,造成学生知行脱节,人前人后双重 人格。
第五、在诚信教育中,大多数是讲大道理,忽略针对 学生的实践教育,忽视以学生生活和身边小事的教育为 引导的代入式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诚信教育的 内容变得理论化,教条化,无法让学生形成诚信的品格。
(四)诚信教育考评机制不完善
诚信教育的考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 学生的考评机制现目前,另外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评 机制。
目前,对学生的德育考评主要有两种机制:第一、大 多高校正在使用的书面考核方式来界定德育成绩。 通过 书面考察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状况来评定学生的 德育成绩,这种考评机制最大的弊端在于把德育认知的 多寡直接转化为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真实反馈学生 的思想品德水平,这也是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知行分离 的重要原因。 第二、虽然许多大学已经建立了诚信档案, 但在现实操作时严重依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上管 理部门权则不分明,工作多有疏漏,执行能力差,导致收 集信息不准确,不能够切实地反映学生的诚信状态。 现目前,高校没有建立相关的老师诚信系统,高校对 教师的诚信考评缺失。 高校教师诚信考评的缺失导致老 师诚信缺失的边际成本较低,个别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 老师逐渐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中迷失自我,加上 边际成本较低,容易出现违背诚信的情况,为高校诚信教 育起到了反面宣传的作用,不利于高校诚信教育的开展。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教师师德培养,重树教育者诚信观
大学老师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拥有着双重的 身份,既是诚信教育的传授者,又是诚信行为的执行者。 改变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教育者的诚信缺失问题应该主要 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诚信教育的传递者老师。 作 为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书育人的 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诚信观,提高自身的诚信道德水 平,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 第二方面、诚信教 育的实施平台高校。 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执行场 所,应该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针对教师, 应该制定相应诚信考评机制,提高高校老师诚信缺失的 成本,同时对老师也进行诚信教育,从外在的方面提高教 师的诚信道德水平。 同时高校在设计相关的考评制度时 应该设计公平公正的制度,为提高教师的诚信观做榜样。
(二)提高政府以、高校、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 重视度
其一,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是国 家的栋梁,俗话说的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乎着大学生出校门之后会变成“流 氓”还是栋梁,而没有诚信的人才也将变成一部自私自利的机器,危害社会健康,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 政府、高校、社会各界都应该统一思想,重视大学生诚信 教育。
其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校、 政府、社会三部分缺一不可。 第一、政府时大学生诚信教 育的坚实后盾。 改变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政府 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等大力宣扬诚信观念,为大学生 诚信教育树立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又要给高校“输血”, 增加对诚信教育的投入,比如利用互联网完善学信系统, 打通校园诚信档案与社会诚信体系的对接壁垒。 第二、 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 作为主体,首先要在思 想上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重视诚信 教育,完善诚信教育机制。 其次,高校要用物质的激励提 起大学生对诚信的重视,将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其平常的 平奖评优、工作推荐等结合起来,建立适应高校实情的诚 信机制。 最后,高校应该针对失信行为制定对应的惩戒 机制,增加大学生失信的成本,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 识。 第三、社会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外在环境,也是大学 生诚信教育的最后受益者。 大学生诚信教育成功则会推 动社会的发展,如果失败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因此,社 会各界要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人才选拔、任用过程 中加入诚信因素,严厉审核求职材料,拒绝虚假求职材 料、增加大学生随意毁约行为的成本,倒逼着毕业生树立 诚信的就业观,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方式方法
第一、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时,应该秉承“以 人为本”的宗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首先在 思想上承认“利己”是存在于每每一种动物的天性之中 的,人的利己行为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它是人作为社会 生活的一个主体,必然存在的天然性,不能去压制或者扼 杀,只能将其引导到合理的范畴。 诚信观念作为一种思 想道德规范,应该以实现个人利己行为时的手段为评判 标准,而不是一刀切地反对合理的个人利己主义。 高校 诚信教育如果不考虑学生切身,而是一个劲儿地要求大 学生付出,就会使诚信教育变成空中楼阁,无法得到学生 的认同。 在进行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平衡学生的 利益因素,使大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 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诚信的前提下又能够保证自身合理 的利益。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大学生参与力。 首 先,在内容上,对当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进行适当 的更新,并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在 当今世界“地球村”的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要传 承我国传统诚信文化,也要引进西方先进的诚信理论,根 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让诚信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 社会的实际相符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公信力。 其 次,改进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尽量将诚信知识的灌输与 现实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诚信的作用。 教师作为诚信教育的传导者,尽可能改变以往的单一说 教的方法,用引导、交流的方式去传递诚信观念,要积极 使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快乐教 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要主张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教学 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第一、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要创造良好的信 用环境,首先在的制度设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以诚信 为本,为建立诚信的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作为诚信 教育的关键任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平常待人接物过 程中以诚信为准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加强诚信观的宣传。 拓宽诚信教育的载体,将 诚信教育从课堂内延伸要课堂外。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现 有资源,从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营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比如充分利用社团、学生会等团体举办与诚信相关的主 题活动,利用海报,广播,电视,学校主题网站等,加大对 诚信宣传,挖掘校园诚信小故事,树立诚信榜样等,树立 校园诚信氛围,使诚信的观念能够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 生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章: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