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研究——以某高校体育学院为例

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研究——以某高校体育学院为例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0-05 16:33:5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进行诊断、剖析,并提出建议. 研究结论:①管理过程宜开展工作,不利于发挥管理职能;②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培养目标模糊,工作属性定位不 准,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存在空白区;③指导开展的时空、程序错位;④论文质量观测点不一致.
关键词: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查重;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
0 引言
本科学位论文是全面检验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其科研学术、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素养的关键 环节,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按 5 学分记, 是本科毕业必要条件之一. 学校和院系对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然而,东拼西凑,复 制、粘贴,随意编造数据,引用别人的成果不加注释说明,甚至花钱找人代写等造假现象时有发生;论文选题 不当,检索、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差,逻辑分析混乱、词不达意等质量问题也常常发生[1 - 2].
针对论文造假现象和质量问题,很多研究认为应仿照研究生管理模式,辅以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然而,质量问题仍层出不穷,表现出一定的顽劣性.
本研究基于某高校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位论文工作推进实际,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过程入手对其质量进 行诊断,从管理学角度进行审视,以期为改善和提高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 CNKI 检索篇名、关键词“本科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管理”“质量管理机制”等,获 取相关研究成果,为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2. 2 访谈法
结合本科学位论文工作环节设计相关问题,对体育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员、部分术科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及多名大四毕业生进行访谈,深入问题,剖析根源.
1. 2. 3 逻辑分析法
通过本科学位论文工作程序发现问题,从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上找原因,进而完善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 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
1. 2. 4 数理统计法
通过 EXCEL 统计本科学位论文的相关指标,为论证有关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过程性质量诊断
2. 1. 1 启动
本科学位论文工作从师生互选并确立指导关系开始. 首先,按运动项目(专项)将毕业生分流到各个术 科教研室;然后,由教研室主任协调学生和指导教师完成互选工作.
在此主要讨论四个问题:一是指导学生数量的阈值;二是专项分流指导的合理性;三是指导工作开展的 时空状况;四是指导教师专业培训的必要性[3 - 5].
1)指导学生数量的阈值. 近年来,术科老师每年指导学位论文的数量为 5 ~ 8 篇. 根据访谈,指导一篇合 格学位论文需要 10 学时左右. 术科教师在正常教学、训练之余,需多承担 50 ~80 学时,即每周多 3 ~ 5 学时. 学院某教研室周平均工作量为 6 ~8 学时. 可见,术科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偏多,这是公认的影响论文质量的客 观因素之一.
2)专项分流指导的合理性. 体育学院本科学位论文工作主要由各个术科教研室具体承担,这突出了学 院教学特色,即以术科教研室为单位完成学生专项化培养. 以 2015 届毕业生选题为例,分析结果如表 1 所 示. 选题与专项有联系的占 76% ,其中与专项教学、训练直接相关的占 51% ,其余 25% 多是从社会学、管理 学、经济学、文化学等角度思考与专项相关的某种典型社会现象或问题. 另有 24% 的选题与专项没有关系. 可见,本科生选题的专项化特征并不明确,指导教师的范围可以突破术科教师的局限.
3)指导工作开展的时空状况. 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工作与日常教学训练不同,表现为没有固定时 间、固定地点、固定人数,即不受时空约束. 这契合论文创作和设计的个体化特点,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 指导和交流. 网络信息通信工具为师生互动和沟通提供了便利,打破了当面指导的时空限制,然而也衍生了 一些消极问题,如指导教师感知钝化,以为学生不联系自己就是没有疑问;学生时间分配自由,随意挤占学位 论文工作时间,出现彻夜赶工、无视工作进度的现象.
4)指导教师专业培训的必要性. 指导教师具有规定的学历和资历,就被默认具备指导本科学位论文的 能力. 事实上,这忽视了指导教师群体科研指导能力的差异,轻视了本科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的规范. 论文中反 复出现研究方法名称表述不规范,如“文献法”“文献查阅法”“逻辑对比法”“数据分析法”“观察记录法”等; 研究内容多且杂,缺少归类和分级;研究结论多则几百字,少则没有等,这都与指导老师科研方法认识不统一 有关.
2. 1. 2 选题和开题
选题和开题是学位论文研究的基础,有效指导后续工作开展. 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工作相对简化, 多由指导教师自己把关.
1)选题重要性的认识. 选题是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 然而,学生却认为:“不要开题,赶紧写吧. 写出来 再写开题报告就好写一些,框架都有了,内容也有了. 现在什么都没有做,让我把内容什么都写写,我咋知道 写啥啊?!”
学生对选题、开题的态度反映了其基本科研训练的缺失,未能确立选题、开题对科研工作的意义认识. 指 导教师对开题选题的程序认识仅限于一张表格,而且是一张可以事后填补的表格,这种程序上的错误很难引 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研态度.
2)选题适当性. 选题重要性不言而喻,选题质量更是如此. 纵观各年级选题均存在选题过大、选题重复 等问题. 如 2015 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许多以“中国武术的发展趋势”为题,显然选题过大,研究者的能 力和视野都达不到完成该选题的要求. 选题的适当性与开题论证关系紧密.
3)诊断评价机制. 学生反映最集中的是相关表格的填写问题. 一是未按时间节点进行,事后填补;二是 不能认清表格与学位论文完成及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恰恰是学院诊断评价机制不到位所致. 教务人 员负责通知相关时间节点,收发表格,检测论文重复率,留存终稿电子版和打印稿等事务性工作;指导教师统 筹完成论文研究过程,其间没有目标引导,没有时空约束,没有质量监督,一切全凭指导教师个人敬业认真的 态度与学生的主动自律(表 2). 由此可见,本科学位论文工作推进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 1. 3 任务书制定
任务书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完成选定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经典文献查阅和论文研究工作计 划制订. 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任务书的填写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参考文献、研究计划等雷同,甚至一字不差; 参考文献与研究主题不相关;参考文献旧、少、差等;研究计划不支撑研究问题的解决;研究计划空泛,对实际 研究不具指导价值等.
调研过程中任务书的制定也是“事后补”,足见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科研训练程序,学生更是认识不到任 务书的作用.
2. 1. 4 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完成情况给予客观中肯的诊断,并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研 发现,一部分指导教师主张“先把论文写出来,再把中期检查补一下”,一部分指导教师会有抽检. “中期检查太有用了,如果误入歧途了,趁早能回来,别一错到底. 到答辩了才知道,连题目都有问题. 有 的学生做着做着就没有实质性内容,假大空的问题就出现了. 有的题目和内容就不一样了,自己都不知道写 的什么了. 有很多这样的. ”访谈过程中,学生表示对中期检查重要性认识之深刻.
翻阅已经提交的中期检查表,发现诸多内容雷同,如“参考文献数量不足”“调查人数不够”“体例格式不 规范”等. 表述具有一般性,很难反映学生存在的个别化问题. 可见中期检查表的督查效果仅仅流于 形式[6 - 7].
2. 1. 5 预审评阅
预审评阅环节是对论文整体质量的检阅,是对论文精雕细琢的过程. 虽表现为遣词造句,却是对学生严 谨态度的历练. 该环节主要是指导老师对其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的完善.
提交的成稿尚有以下问题:如摘要部分语言繁琐,重点不突出;体例格式不规范,脚注尾注不分;论文布 局失当,文献综述过长,主要研究内容篇幅过短;研究内容条目繁多,上下级标题关系不明;研究方法与研究 内容没有关系;文中标点符号没规矩,一逗到底现象频出;错别字、病句连篇等. 这些问题多人、多次反复出 现,说明预审评阅环节未得到落实,指导教师和学生都难辞其咎[8].
2. 1. 6 答辩评优
答辩环节是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本科层次的学位论文答辩受主客观多方因素制约,影 响其价值最大化. 首先,参与答辩人数多,答辩任务重,答辩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本科学位论文培养目标模 糊,答辩过程中问题点较多,答辩委员会难以把握主次和利害关系. 再次,囫囵吞枣做论文导致其难以理性处 理答辩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 如“老师说要大改,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改,老师说要大动,你这个主体结构不 对,你的论文需要重新确立一个主体结构. 他们就‘啪’,论文我不要了,重新写”.
2. 1. 7 论文查重检测
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标准从原来的 30% ,修订到 25% ,现执行的是 20% ,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标准 看齐. 然而,为了规避论文检测指标,学生有意识地制造了大量病句,错别字. “你一旦用了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就会被标红. 用自己的话来说,不严谨,但用专业术语来表达,重复率不达标” [9].
2. 2 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反思
2. 2. 1 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体育学院将本科学位论文教学目标表述为 3 个方面,即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刻苦钻研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使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以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士学位论文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体育学院对此的解读,除第 3 条外,其他两条表述宽泛,难以落实. 刘燕[1]认为所谓初步能力,可具体化为学 术判断力和真诚的学术态度. 反观本科学位论文质量表现出的种种丑相,正是缺乏判断力和学术态度不端的 结果.
2. 2. 2 质量标准
2010 年版体育学院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 3 个方面,即毕业论文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独立 进行科研的能力,要能系统地阐明所论述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 解. 毕业论文的正文字数一般不低于 3 000 字.
2018 年初,经讨论,学院细化了标准,提高了要求. “正文字数一般不低于5 000 字;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 30 条,其中核心期刊数量不少于 50% ,近 3 年出版刊物的数量不得少于 50% ”. 意在督促阅读文献,阅读高 质量的文献,提高其学术判断力. 其他指标暂时没有. 缺少质量指标体系的参照,历时较长的论文工作难免问 题百出.
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和本科学位论文指导实际,质量标准的研制需要较长时间. 眼下要解决该问题,需要 依靠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的主观判断,合格基础上再进行重复率检测. 不能将重复率检测作为论文质量判定 的依据[10 - 12].
2. 2. 3 组织机构
体育学院现行组织机构为直线式,与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一致. 这种形式只能保证工作推进,质量却不易 控制.
答辩评委反复给学生纠正研究方法的表述、使用规范程序,参考文献格式、语言表达精准、术语应用恰当 等,这折射出学院组织机构衔接不畅. 具体表现在教务办负责收发相关文本材料,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 学位论文,论文质量采用终结性一次评价,学生答辩结束后是否进行修改也无从知晓(表 3).
2. 2. 4 规章制度(奖励、评价、监督与反馈)
1)奖励. “入选院级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对很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效果显著的指导教师,对严格 规范组织毕业论文工作的教研室给予奖励”. 这一制度的标准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奖励内容不明确,难以落 到实处. 学校相关文件指出,“指导毕业论文教师的工作量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体育学院目前对毕业 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照 3 学时/ 人计算,其他部分院系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各自标准,详见表 4. 从论文选题、论证、中期检查、反复修改到成稿,指导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无法准确衡量,但其工作量之大 却众所周知. 从学校其他院校的制定标准看,体育学院的指导费用处于中下水平.
2)评价.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评价明确了努力方向. 本科学位论文评价工作相对滞后,甚至缺失. 一 旦论文查重测达标,通过答辩,就装订成册并被束之高阁.
3)监督与反馈. 在指导本科学位论文工作过程中,除重复率会反馈给学生和指导教师之外,其他反馈相 对有限. 这引发两种现象:其一,认为反馈了肯定是重要的,出现“降重”现象就不难理解;其二,不及时反馈 就不会及时检查,不及时检查就可以滞后完成,“事后再补”的现象就发生了.
其导致的质量问题更是致命. “降重”后的论文语句不通,病句连篇,标点符号、体例格式不规范,查重系 统检测达标,论文质量却严重受创. “事后再补”的各过程性表格内容模板化,参考文献都一字不差,如此“后 补”如何起到过程性督学的作用?
2. 3 过程性质量管理机制完善
2. 3. 1 明确本科学位论文的教学目标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国家学位办对本科学位论文培养目标的表述,其中需要详细解 读的有两处,一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工作不单是卫星上天,蛟龙下海,对于体育学本科生而言,就 是能够发现一线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 初步能力不是研究生标准的简 化版,而是针对本科阶段,对学生某些科研基本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如“对学术研究的敬畏和信仰;文献的查 阅、甄别、整理、归纳;体例格式的规范;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等”. 一方面学生可接受、可训练,另一方面为其 后续做研究奠定基础.
2. 3. 2 研制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
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是培养目标的量化体系,直接反映培养目标达成的维度和程度. 一方面为督学提 供反馈内容,另一方面为指导教师设计安排工作计划提供方向性指导.
现行评估体系中,本科学位论文只是其中一个观测点,且评估指标体系宽泛模糊,如要着力提升本科学 位论文质量,就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制适合体育学的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
2. 3. 3 组织运行
本科学位论文工作只是其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个环节,学位论文创作和设计只是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运 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媒介. 在此认识指导下,本科学位论文工作可以依 托“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实现. 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①坐实原来组织机构的职能;②解决监督反馈的专业 化、规范性问题;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④理顺工作程序,规范指导教师进度和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1)结果显示,本科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与论文实施过程相一致,方便工作开展,但不利于管理职能发挥;
2)体育学本科学位论文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本科学位论文培养目标模糊,工作属性定位 不准,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存在空白区,规章制度陈旧奖惩激励效果减退;
3)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标准各异,指导时空不受约束,指导进度要求存在程序性错误,过程性质量没有监 督反馈;
4)学生、指导教师、教务、评估专家对论文质量的观测点不一致,存在依赖重复率检测结果评价论文质量的倾向.
3. 2 建议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在明确本科学位论文培养目标和属性的基础上,划分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与分 工. 本科学位论文工作可以与体育科研方法课程融合开发在线课程,论文创作的全过程均由专业教师给予实 时指导,由指导教师执行细节辅导和督学.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特别是奖惩制度. 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 因素.
3)统一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专门培训,提高指导教师指导的规范性和责任感.
4)专项建设在线课程,统筹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本科学位论文工作的融合推进,推动课程教师与指导 教师的联动.

相关文章:研究生学位论文“二次查重”的结果与思考